解读国家会议中心(二)
也许你是筹备期就来国家会议中心的老员工,我们起见证奥运时代的辉煌、同经历改造时期的艰苦、并迎接改造后的欣欣向荣;也许你是国家会议中心的新进员工,正在熟悉我们一同战斗、一同欢乐、一同成长的大家庭。每天进出我们的场馆,她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呢?她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奥的设计理念和原理。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这里的玄机吧。继上回介绍了国家会议中心源自古屋檐倒影的外观构想,此次来介绍一下内街。
内街国家会议中心的内部设计是外部建筑风格的延伸。外部设计集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曲线风格,并通过把场馆东面主入口的屋檐上扬具体表现出来。这一理念在场馆内部设计中又以内街的方式得以延续。室内通道贯穿会议中心东面所有入口,移入外部广场花岗岩铺地的建筑风格,衬托出这一建筑的宏伟和壮观。这也是通往会议中心重要功能区的主通道。
序厅和等候区域用来进行文化社交活动,内街则成了场馆为人们交流文化、交换信息提供的平台。会议中心内街的创意引自紫禁城中贯通一个个堂皇宫门的中轴线,这些宫门变成了通往展厅的大理石和木门。犹如在紫禁城内,跨进这个门槛是个庄严的举动,墙面的凝重增强了空间的穿越感。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