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其他 >如何记录大型或头脑风暴会议

如何记录大型或头脑风暴会议

2014/6/3 来源:原创 关键词:会议管理 会议纪要 会议议程 会议总结 31会议网

    一、了解并记录会议结构

    头脑风暴或一些讨论性的会议,会有一定的会议结构,当然,也非常容易跑题

    因此,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

    了解并记录会议结构。

    一般会议会讨论3-7项议题,把这些议题记录下来,作为大标题(一、二)之类的,那么以下的时间点是需要记录者重点去注意的:

    1、 开场白————一般会由主持人阐明此次会议的目的和安排,以及方向等

    2、 每一次切换主题时————代表要讨论下一个论题了

    3、 总结————回顾今天讨论了什么

    二、讨论过程中如何记录

    因为讨论过程,非常的混乱,有些讨论需要绕很多个弯,还不一定有结果,

    往往有可能在讨论过一大轮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下一次专项讨论吧!"

    因此,在记录的时候,千万不需要去记录每个人说了什么,因为说完后也可能推翻或修改自己原本的想法。

    只需要记录:

    1、 最后大家达成的共识、论点和备忘

    2、 需要谁在什么时间前做什么事情,作为一个行动项目记录在案,方便以后跟进

    3、 行动安排可以用彩色标识

    三、一些重要的内容应该如何记录

    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候,有些内容非常重要,

    比如:标准、价值观、理念、决议、重要事项等

    这些重要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的全部记录,最后整理的时候再合并、挑选出最重要的要点记录下来,可能大约浓缩为5-10句话左右。

    但不需要记录哪句话是谁说的。

    这些内容,往往只是作为备案,并不一定有行动的安排。

    四、记录完后,梳理会议记录

    1、 把会议记录形成层次感和结构感

    2、 梳理文字,使文字更精炼、简洁,一目了然

    3、 把行动安排编号和标示出来

    4、 加上会议的各项资料作为附件,以及加上会议的安排程序在最前面让看这份材料的人了解会议情况

    5、 将会议记录根据时间和类别存档,备查,这一步也非常非常重要噢!

    会议管理流程

    会前

    1、 会议前至少提前1天将会议议程、需要讨论的资料随会议通知提前发放到参会人员手上

    2、 需要准备资料的,至少提前2-3天安排大家准备资料

    3、 组织会议的部门需要提前至少1天将会议的资料准备好,呈送给相关领导。

    例如每月的跨部门例会,综合部需要在会议前1天收集完各部门的月总结/月计划,整理好呈给相关管理者,让相关管理者在会议前就可以确定会议当中需要了解什么信息。

    会中

    1、 主持人根据会议议程进行主持,注意会议方向的控制、会议时间的控制、引导大家讨论。

    2、 在会议中,提到需要执行的事项,主持人需特别明确提示记录员并确认,将事情按以下格式确定落实让记录员记录下来。
    说明:

    A、必须落实到个人或部门(责任人/责任部门)

    B、必须落实完成时间,写明具体的时间,比如"8月21日前",而不是"下周三前"  

    3、 在会议结束前,将所有需要落实的事项由记录员宣读一遍,每个人都确认领到任务,会议才能结束。

    会后

    1、 记录员会后1个工作日将会议记录(经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发送到参会人员手中。后续工作将根据会议记录来进行监控。

    2、 到项目的完成时间节点,每位领到任务的部门负责人或个人,主动约时间向上一级管理人员汇报工作进程、提交工作报告等。(在试行一个月阶段可以设定一定的奖惩措施)

    3、 在下一次相关主题的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向大家通报这一段时间以来,各项工作的进展,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期望。

    例如,在2周一次的物管部门会议中,就可以通报上一次的执行情况,看有多少项没有落实,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期望。

    4、 会议记录整理好后存档备查,存档内容应包括:(按时间和会议类型存档)

    A、  会议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主题、会议目标、会议议程、会议全程要点记录、会议决议的项目清单列表)

    B、  会议中参考、讨论或传阅的所有文件

    C、  会议签到表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新媒体口碑粉丝营销》上海站第一期课程圆满结束 下一篇: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的苦逼与兴奋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