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参会者驱动会展科技的七大趋势
会展策划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会议的各个环节运用技术,否则将面临失去最大参会群体——千禧一代和Z世代关注的风险。
随着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为会展活动的主力参与者,会展策划者正在重新审视从注册到预订、从应用程序到娱乐活动的每一个技术环节。以下7项技术的演进正在改变策划者的工作方式和会议体验。
1. 注册技术革新
对于年轻参会者而言,故障频发的在线注册系统,或是到达会场后排长队等待的体验,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参会感受。
改进的注册技术简化了整个流程。现场自助注册或平板电脑注册台让工作人员能够发挥更被动的作用,参会者可以自主完成签到。只需要快速的徽章打印系统和统一的徽章及材料发放站点,就能将注册从痛苦的体验转变为与其他参会者互动的机会,为活动开创积极的开端。
2. 差旅预订方式转变
过去,奖励旅游的获奖者会认为由专人代为预订机票是一种特权。但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更倾向于获得差旅代金券,自主选择应用程序和航空公司来预订机票。他们希望能够控制自己的预订,以便延长行程并在美丽的奖励目的地远程工作,而不是直接回家。
3. 现场互动投票
传统的台上演讲者单向输出的会议形式对年轻观众来说毫无吸引力。PCMA首席执行官Sherrif Karamat在去年的Skift会议论坛上表示:"他们不想看到像我们这样的人对你们说话。他们实际上希望参与到对话中来。"
越来越多的活动开始使用实时投票来鼓励观众参与。成功投票的关键在于设计能够吸引参会者的问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并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对结果的评论能够在演讲者和观众之间建立对话。
除了鼓励参与外,投票问题还能帮助策划者快速了解内容的反响,并进行实时调整。
4. 面部识别技术
闭路电视摄像头如今无处不在,包括会议室内。一些被用于识别和跟踪参会者(即面部识别),而另一些则分析整个群体以测量他们在会议中的参与度。
虽然过去对这项技术存在更多反对意见,但年轻参会者普遍接受这种技术。不过,从隐私和安全角度考虑,提前告知人们使用该技术仍然很重要,以避免潜在的法律责任。
5. 游戏化设计
年轻一代在客厅里的游戏机陪伴下成长。游戏化激活了人们追求成就和获得认可的欲望,同时触及了在同龄人中获得"地位"的需求,为参会者提供了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年轻参会者非常熟悉的元素。
因此,在会议中融入游戏元素来引导参会者参与他们可能不太愿意做的活动,如参观展厅远端的展台或与未曾谋面的新人建立联系,成为了自然的选择。
6. 沉浸式互动娱乐
年轻参会者在Artechouse和Superblue等沉浸式艺术活动的世界中成长,甚至通过电子方式欣赏梵高和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像Meow Wolf这样融合艺术、叙事和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让访客探索新世界,塑造了他们对娱乐的看法。
会议也可以通过投影映射技术给参会者带来惊喜,将墙壁、建筑物和舞台等日常物体转变为动态的沉浸式显示。无论是微妙的灯光效果还是大型3D视频装置,投影映射都能创造与其他沉浸式娱乐体验相同的效果。
7. 人工智能应用
麦肯锡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千禧一代是生成式AI最活跃的使用群体。在35至44岁的员工中,62%报告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而18至24岁的Z世代中这一比例为50%,65岁以上的婴儿潮一代仅为22%。
对于Arc Leadership Network for Women的助理主任Ginger Taylor而言,AI是一个启动器——她创意过程的第一步。
31会议:引领中国会展数字化转型
面对下一代参会者对会展科技的全新期待,31会议作为中国领先的一站式数字会展平台,正在引领这一变革浪潮。
自2011年成立以来,31会议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设有21家分支机构,已累计服务30万家机构用户,成功举办130余万场各类会议、活动与展览。31会议始终秉承"会,轻松、会,成功"的使命,通过一站式数字会展平台解决广大会展主办方在数字办会、数字办展过程中的效率、体验、营销与协同问题。
31会议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AR/VR、区块链、云原生和微服务等前沿技术,针对办会、办展、找目的地、找场地、找会讯等多元化场景,陆续推出数字办会、数字办展、数字场馆、数字目的地等创新产品。凭借深厚的行业理解和技术实力,31会议被客户誉为"最懂会展的科技公司",成为推动中国会展产业升级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重塑会展科技的时代背景下,31会议正以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为中国会展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