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广东行:1166 亿签约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合作密码
6月12日,广东省和中信集团在广州共同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本次活动以“新质广东 链接日本”为主题,通过政企高层对话、产业精准对接、政策解读宣介、投资环境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搭建广东和日本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6月12日,广东省和中信集团在广州共同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本次活动以“新质广东 链接日本”为主题,通过政企高层对话、产业精准对接、政策解读宣介、投资环境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搭建广东和日本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深耕合作基础、开拓新质赛道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与日本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早已形成紧密产业链协同。此次活动通过多维形式搭建合作新高地:
● 政企高层对话:广东省相关部门与日本企业代表共话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政策红利,为合作扫清制度障碍。
● 产业精准对接: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 200 余家中日企业现场洽谈,达成 30 余项初步合作意向。
● 政策解读宣介:聚焦广东 “制造业立省” 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举措,为日本企业提供清晰投资导航。
● 投资环境考察:走进南沙新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等产业高地,直观感受广东创新生态与发展活力。
166 亿签约!成果亮眼
活动最终收获累累硕果:
● 210 家日资企业与超 200 家中资企业的 800 余名代表齐聚,覆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 现场达成签约项目 68 个,总金额达 1166.22 亿元,其中 27 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达 1034.64 亿元,为粤日产业链协同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化创新:跨国展会服务新范式
本次活动的数字化创新亮点尤为突出,为参会者带来高效便捷体验:
1.中日双语微站
活动官网微站采用蓝白主色调,既契合大会主题,又与现场布置形成视觉呼应。搭载中日双语系统,为两国参会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微站涵盖参会报名、产业对接会、活动议程、投资考察、参会须知、住宿推荐、交通指南及个人中心 8 大核心模块,实现会前注册报名与信息浏览、会中议程查询与精准参会、会后住宿选择的全流程服务闭环。
2.智能证件管理
智能证件管理已成为现代展会的核心配置。本次活动采用现场签到制证模式,参会者到场即可领取中日双语证件,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其功能贯穿全程:会前作为安全入场凭证,会中支持精准身份识别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如快速区分工作人员,提升问题响应效率),会后可作为参会纪念与官方证明,实现 “一证多用” 的价值延伸。
3.无障碍闸机入场
主会场采用无障碍闸机系统,参会者持证件贴近感应区,3 秒内即可完成极速核验,同步触发旁侧数字大屏实时显示参会人信息,既实现快速通行,又通过可视化数据强化入场管理透明度。
晚宴环节则启用手持机感应模式,工作人员通过设备轻触证件即可完成权限核验,灵活适配小型场景的流动式管理需求,相较传统核验方式大幅缩短入场耗时,让准入流程更高效、更贴合场景特性。
这套数字化配置不仅从技术层面加速了不同场景的入场节奏,更通过精准的权限识别与流程管控,为活动全程的有序开展筑牢安全屏障。
“日本企业广东行” 落幕,为粤日合作写下突破性一笔。超 800 名政企代表参与,68 个项目签约,刷新两地产业协同规模,标志粤日新质生产力对接进入实质阶段 —— 从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优势互补,迈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技术共研,合作维度实现质的跃升。活动搭建的合作平台,将推动粤日企业形成技术融合、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长效机制,为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先机奠基。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中数字化创新构建的服务体系,成为跨国产业对话的全新范本:中日双语微站打破信息壁垒,智能证件管理重构服务流程,无障碍闸机提升入场效率,这套 “数字基建” 不仅保障了活动高效运转,更开创了跨国展会 “技术赋能服务” 的新范式。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