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学术会议四大发展趋势
ICCA(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是国际知名的会议行业组织,ICCA每年发布全球范围内在3个及以上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的、会议规模50人以上的会议。由于ICCA统计的会议是国际协会主办的会议,而举办上述标准的国际学术性的组织举办的会议均属于ICCA统计的范围并进入ICCA的视野,因此ICCA的统计报告也能很直接的反映出国际学术会议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学术会议数量持续增长
据ICCA的统计,从1963年至2017年依赖,会议的数量出现了每10年翻一番的现象,这也是学术会议发展的摩尔定律。会议数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电子、通讯、信息科技(ICT)技术以及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国际协会类学术性会议的增长,因为新学科在诞生,新的分支学科在诞生,学科越来越细,每个学科都要举办新生会议。此外,据ICCA的统计,在高校举办的会议也逐年增长。
(ICCA 1963-2023年报告)
(二)医学会议数量稳居鳌头
从举办协会会议的学科类别来看,医学会议的数量始终是稳居第一,占比稳定在17%左右,其次是技术类和科学类会议,这两类会议占比均稳定在14%左右。科学和技术类会议数量稳居高位不仅说明了科技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而时代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科技领域的细分,诞生更多细分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还诞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的诞生。
(ICCA 1963-2023年报告)
(三)会议规模在缩小
从1963年至1967年这5年里,ICCA统计的会议的平均参会人数是1,263人,而2013年至2017年这五年期间举办的会议的平均规模只有409名,说明国际协会会议的平均参与人数显着减少了66%。会议规模缩小,也印证了新兴学科越来越细分,学科越细,专业社群在分化,因此专业人员的数量就越少,该领域的会议规模就越少。
(四)会议的频率在加快,时间在缩短
总体来看,年会以及1年举办2次的协会会议数量在增长,而2年及以上举办的协会会议在减少,说明了会议频率在加快。会议频率在加快一方面是交通越来越便捷,另外由于新兴学科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更高的交流频率。国际协会会议的此类特征也必然反应在学术会议上。
(ICCA 1963-2023年报告)
另一方面,举办国际协会会议的天数从1963-1967年的平均5.78天,降低到2013-2017年期间的平均3.65天。会议举办天数缩小,主要是因为会议频率在加快,见面更方便了,所以每次会议的天数在缩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会议的平均规模在缩小,人群和议程更聚焦,说明会议越来越精准高效。
(ICCA 1963-2017年报告)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