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 >2016年我国会展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我国会展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2017/7/10 来源:原创 关键词:会展 报告

 (1)会展行业简介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集体性活动的统称,不仅包括各类展览会、博览会、会议活动,比如世博会、奥运会等实际上都属于广义的会展范畴。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能够促进供需对接、畅通流通渠道,对城市产业及周边经济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带动和放大效应, 并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会展业具有“一带九”的联动优势,即会展业除本身产值外,利用其产业关联效应能带动交通、通讯、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能优化行业的配置资源,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需要会展业服务业的支持。会展紧扣经济发展趋势,展示经济发展成果,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大型和专业性的展会项目往往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布、展示平台,推动商品与服务贸易、投资合作、高端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全球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对全球经济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据商务部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制的《中国会展业行业发展报告 2014》,全球会展产业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3,000 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 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总和的 4%,并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展会面积规模化和会展产业集中度高等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等众多服务业的增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已经达到了4,190亿元,创造的间接经济产值也十分巨大。

在新时期,会展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会展行业产业链

会展行业上游主要是展馆等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下游是会展业所服务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展馆建设是物质层,承载、满足并定义会展的硬件属性;会展组展则是会展行业的核心层,包括会展创意策划、招商组展、现场运营、数据统计;国民经济各细分行业是应用层,是会展企业服务的对象。

会展行业中,除组展企业承担招商招展、策划、统筹运营外,相关的会展主场服务机构、物流企业、展台搭建机构、广告策划企业也承担了协助会展组展商更好运营会展的职能和作用,也属于会展行业的范畴。其中会展主场服务,即展览会现场管理与服务的外包和代理, 是展会的组织者指定某一专业会展服务公司对展会现场使行管理、协调和服务的一种新型专业服务模式,它是在展会组织者与场馆、展商和观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和“纽带”。会展物流则是为参展商提供特殊的物流服务。

此外,会展周边产业涉及、交通、金融、商购、海关、媒体、旅游、餐饮、酒店等方方面面。

会展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3)会展行业发展历程

1)国际会展业发展历程

会展业在国外发展已有很长历史,1890 年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随着社会演变和科技进步, 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 其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较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其中,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其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 规模大。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 东亚的日本、中国及中国香港,西亚的阿联酋,东南亚的新加坡,凭借广阔的市场、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或地理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亚洲展览大国。

近年来,全球会展业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根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每年对世界商展 100 大排行榜的统计,100 大商展的最低进入门槛和平均面积均保持平稳增长。近三年,世界 100 大商展的最低进入门槛从 2011 年的 10.5 万 m2提升到 2014 的 11.6 万 m2,增长了1.1 万 m2;100 大世界商展的平均面积也从 2011年是 18.1 万 m2上升到 2014 年的 19.5 万 m2。

德国政府对会展业的投资较高,对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区的展览场馆的建设投入巨资,并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的桥梁,每年对世界各地的展会进行考察,并形成报告,为德国政府赞助本国企业出国参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 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 规模大、 效益好、实力强,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优势明显。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2/3都在德国主办。根据《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全球化杂志出版,2014 年第 3期),德国每年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 多个,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来自国外。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德国现拥有 23 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 10 万 m2的展览中心就有8 个。

2)国内会展业发展历程

①初步兴起阶段(1951-1980 年)

1951年,中国首次参加 “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开端。1953 年,中国贸促会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自此开始,中国展会展业进入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51-1980 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00 余个出国展,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1953-1978 年,我国共接待112 个来华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

总的来说,起步期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产业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没有大型展馆的历史, 中国会展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20年。

②迅速发展阶段(1981-2000 年)

从 1980 年-2000 年,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展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78 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之后,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知名的专业展览会,如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

此外,出国展也经历了重大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贸促会于 1986 年组团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在中国出国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截至 2000 年,中国初步形成了自主办展、来华展、出国展并驾齐驱,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商会、国有展览公司、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格局,会展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 2001 年,德国三大会展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标志着国际会展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正式拉开。

到 2005 年,中国展览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国际展览范围涵盖机械、电子、通信、石化、仪器、钟表首饰、服装、银行、建材等各行业;展会的主办单位形成了政府、各协(商)会、外贸公司、国营和民营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新格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一些境外展览公司作为协办、主办单位开始介入内地展会。

正是基于以上特征,该时期被称为中国展览业的“产业提升阶段”,主要特征是外资大量介入展览市场、品牌展会不断涌现、办展主体多样化,面市场化、国际化阶段(2005 年-现在)2005 年 1 月, UFI、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国内外会展界引起巨大反响。国家随即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我国会展业发展,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 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等。201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展览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展览业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展行业已经从由政府主导格局转向市场化。组展主体上,会展行业已形成多元组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办展转变为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五大办展主体。参展行业由传统行业逐渐向战略新兴行业转化。制造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展览会数量增多,体现出初步转型升级的态势;会展城市逐渐由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东北、中西部会展经济带逐渐形成,会展经济呈现出全面开花局面。

国际化方面,我国的会展项目以及会展机构得到UFI、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FKM 等协会的认证越来越多。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公司来华办展,一些国际性品牌的会展被移植到我国市场。中外企业联合办展的模式屡见不鲜,中外合资会展企业也不断增多。

2、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会展经济产值不断扩大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4 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2014 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 4290 场上升到 7495 场,年复合增长率达 7.27%;展览面积从 4990万 m2上升到 9736 万 m2,年复合增长率达11.11%,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2009-2014 年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统计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 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 2009 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 1817亿元,到 2014 年增加到41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8.18%,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3.61 万亿元的 0.68%,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30.67 万亿的 1.4%。

2009-2014 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

(2)我国会展业呈现五大会展经济带格局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我国,正是由于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 “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 和以大连、 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 “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另外,在北京的会展业中,由原中央政府部门转化出来的全国性专业行业、协会成为办展主力是北京会展业的另一特点,使北京会展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2)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

4)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

5)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武汉、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武汉的华中国际汽车展、武汉光博会、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绵阳的科博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3)场馆存量不断增加,新建场馆向中西部延伸

展览馆是决定展会规模主要因素, 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展会服务方式的质量和水平, 会展业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加强展览馆基础设施建设。

自 2002 年起,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各大城市开始争先恐后地进行展馆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而近年以来展馆的建设力度更是达到了高峰。

根据《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与《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各省专业会展场馆从 2011 年统计到的 153 个,室内面积为 504.33 万 m2快速增长到 2014 年总计 226个,室内面积964.13 万 m2,其中专业展馆(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 5000 m2,且举办2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展览馆)128 个。

目前,我国的展览场馆的面积已经超过号称“世界会展之国”的德国成为全球第一。2014 年全球十大顶级场馆中,中国占据两席,其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居第二位,室内展览面积达 40.0 万 m2,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馆位居第五位,室内展览面积达33.8万m2。2014 年全球及国内十大顶级场馆如下表所示:

全球十大顶级场馆 (面积万)

1.jpg

   截止到 2014 年底展览馆市内可租用面积 10 万 m 以上城市一览表:

QQ截图20170710105343.jpg

 在场馆存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除北上广一线会展城市外,中部的重庆、武汉展馆建设也快速增长,分列全国第 4、第 5。截至 2014 年底,在建展馆中四川、湖南、江西分别以 21.50、20.20、20 万 m2的在建展馆面积排在国内的前三位,表明展馆建设正快速向中西部转移。

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2015年营销自动化策略调查报告 下一篇:场景化互动营销,教你打造一场难以忘怀的会议!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