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网站与桌面谁是视频行业真正赢家?
9月11日,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之“2012视频客户端群是论坛”上,由视频行业多位大佬共同探讨了“网站与桌面,谁才是视频行业真正的赢家?”
本圆桌论坛由著名媒体人程苓峰主持,暴风影音CEO冯鑫、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徐伟峰、光线传媒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李泓冰、悠易互通COO郭志明、北京随视传媒高级副总裁及联合创始人沈雁、戈壁投资高级合伙人童伟亮一同参与了讨论。
未来三年之后在线视频和客户端的视频哪一个量会更大?
在冯鑫看来,现在用户在线网站和桌面客户端使用数量差不多,三到五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用户会翻过来。
徐伟峰表示,两年时间移动端跟现在的PC互联网的用户量差不多,但以后不会分PC端和移动互联网端,会看总共的数量和总共的分布策略。
李泓冰认为,未来家庭娱乐APP这块会占非常主流的部分,尤其是在家庭的iPad,这块会占有80%到90%的份额。这就是新媒体会进入家庭娱乐,会进入客厅。
以下是圆桌论坛对话实录:
程苓峰:我们有35分钟的时间,我们这场的有六个嘉宾,有两个做客户端视频的有两个做广告,还有一个做投资的,还有一个做内容的。我们现在快速的提四个问题,一人一分钟的时间快速的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聊的主题桌面,你认为未来三年之后在线视频和客户端的视频哪一个量会更大?或者是哪一个上升的速度会更快,会到一个什么样的数量级?一个数字表明,并且说一下为什么?
冯鑫:如果说三年的话,只说PC互联网,在我看来我是蛮艰辛的,我觉得互联网上大概有三层到四层还会保留下来。现在用户目前来讲网站和桌面使用数量差不多,三到五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用户会翻过来。
李泓冰:我个人认为未来主要是在家庭娱乐,我觉得家庭娱乐APP这块会占非常主流的部分,尤其是在家庭的iPad的,这块会占有80%到90%的份额。这就是新媒体会进入家庭娱乐,会进入客厅。
徐伟峰:PPS APP发布时间是2011年10月,大概一年的时间,安全卓是9月发布的,我们现在日使用数量是900多万,占总用户数量是四分之一。今年年初1月底我们看的数字是200万,现在我们都以日和周的单位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如果一年就占四分之一,我认为两年时间跟现在的PC互联网的用户量要差不多大,但是以后还会分PC端和移动互联网端吗?我认为不会分,大家会算在一起,会看总共的数量和总共的分布策略。
童伟亮:做投资看未来,未来一定看移动互联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打开一个网页,这个网页往往被设了一个首页,包括优酷、土豆等等,你只要点一下进入到下一个网页,视频网站,然后再去点片子这跟客户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用用户主动写一个URL,也不用客户主动搜索,所有产品都是顺着用户怎么简单使用怎么好。所以将来只要是一个快捷方式,只要让用户点一下,就是一个视频的播放方式。我觉得没关系,只要用户简单怎么用就OK。
程苓峰:这也是我的疑问,在超级本上或者手机上,我对一个网站设一个主页,你们在强调APP的重要性的时候,但是触摸方式下把它绕过了,请问两位做视频的,你们觉得线视频网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成为一个客户端吗?
郭志明:其实这个界限有两个细微的界限,一个是用户的入口已经不是打开浏览器,桌面就是入口。第二个就是由于溢价的原因他需要安装。所以即使是快捷方式也需要安装。所以今天我们在讲桌面的时候,桌面就是入口,需要用户安装以后再使用。
程苓峰:你觉得跟下这个APP安装,跟我看一个网站,我把它设为首页,这两个哪个成本最大?
郭志明:从用户来讲安装成本更多,但是使用成本来讲桌面明显会更低。
徐伟峰:这个问题跟我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想象你手上拿一台iPhone你用优酷和APP路径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要用网页看,用APP看也可以,你打开下载,路径完全一样。另外我们发觉一个情况,所有的网站公司企业都做了客户端,优酷做,土豆做了,做了很久,奇艺做了,搜狐做了。你一定要说他们是一个网站公司,或者说他们是客户端公司,反正都是网络公司。最终只有两个事情可以证明是不是成功,第一是用户,第二是收入。
沈雁:增长方面如果从时间来看,可能是桌面以APP形式为代表的,无论是iPad甚至今天已经有了互联网电视它也是以APP的形式呈现的。第一屏是电视,第二屏是百事通那种,它的呈现形式也是APP端。但是网上是另一回事。
程苓峰: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做客户端的,在线视频没有做好,在线视频没有做好客户端。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你眼里客户端视频到底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媒体?如果要增强它的媒体性应该怎么做?
徐伟峰:坦诚说我先说一个事情大家观察一下网站跟客户端的差异。网站的差别绝大部分不能说全国,绝大部分就是网站告诉你做什么,你可能告诉网站做什么。所以它的媒体属性比较多就是我告诉你大家得怎么干,当然不是完全的,大部分是这样。
但是客户端因为它通常有一个安装过程,工具属性比较小,因为安装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在线视频要把服务器都转好再去做在线播放。这是工具和媒体的区别。无可避免的,因为视频给人家看到的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有很强的媒体属性。我认为现在做桌面的,最近也有一个名词叫做桌面媒体,大家都知道。比较重要的是,一定得强化自己的媒体属性,然后在工具上让他认同,他其实是帮你观看什么,这是PPS最重要的观点。但是媒体属性更重要,我们讲媒体属性很重要的东西叫介质,比看报纸介质是纸,广播介质是电波,介质是有共通性的,所以媒体的属性很强。
但是客户端唯一的介质叫Windows,这个过程中跨媒体以及媒体中间PC互联网很重要的互相引见、推荐的作用,在我们这个终端上力量变弱。我认为我们自己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都做,以前PPS是穷苦人家出身,09年才开始赚钱,2011年营收规模都起来了,所以那时候才开始花比较大的力气做网站,现在网站流量占PPS的10%,我们做了大半年时间,我们预计未来一年通过比较大的力气能够推到20%,所以我认为媒体属性还是很重要。
程苓峰:我的意思是这样,互联网本身就是媒体,但是互联网媒体的特性能够相互连接,但是客户端里面不能相互连接。这就是人们觉得我进入客户端里面不在互联网上了,而是在一个工具里。
冯鑫:真的是这样吗?我来回答我的问题吧,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工具,工具本身并不可耻。第二个,媒体本身就两个关健词,就是规模用户群、第二是内容。这两件事,我觉得所有做视频客户端的做网站的,这两个事都没有二样,都没有不同,所以只要有用户群就要有内容。
程苓峰:你如何增强它的媒体性?
冯鑫:这个问题在于说所谓我的媒体性是对谁而言的?用户在于我是不是媒体吗?用户不在于,用户只在于我有电影看。第二你们在乎我是不是媒体吗?你们可能在乎,我可能略微在乎一下,我在乎的原因是广告主在乎。广告主是不是在乎我是媒体呢?我觉得本质上真理就是我有这么大的用户群,我有那么多的内容,我就是媒体。我觉得这个关系早晚会被真理打破。
李泓冰:我们可以打声的说我们一直是媒体,因为光线传媒一直就是做媒体的。我们现在客户端主要是做用户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所以刚才说的媒体和工具的问题,我觉得工具这块,现在HTML5的一些基础,媒体在跨界的时候门槛已经非常低了。可能两年前我们做成一个APP,当然当时做最早的凤凰移动台的时候没有这个技术,当时我们从国外找了这样的一个技术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这个不存在了,任何一家媒体都可以说我自己是APP,所以客户端是一个趋势。
郭志明: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告公司都是从美国传过来的,美国代表全球的主流,所以在中国比较难被广泛接受。你作为一个媒体被客户广泛接受花很长时间的代价,现在时间还没到。另外时间要坚持一个立场、节操或者贞操,如果没有这个很难有广告主投放你。
问题是做客户端这帮人做草根出身,谋生不容易,很早就是做游戏的,广告主可能你做的稍微低端的东西对你令人相看。真正赚钱你只要有用户没问题,一定会赚钱,看QQ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程苓峰:是否因为QQ赚钱大部分都不是媒体的钱。
郭志明:广告会越来越往效果化方向发展。原来形象展示没效果这个事情,在往中间靠。未必是CPS,觉得只要这个媒体,所谓媒体或者工具都可以,只要给广告主最终带去效果就行。所以你的立场和贞操也很重要,能带给你溢价,但是一开始要坚持这个立场。
程苓峰:做客户端的都是做技术的出身,你们做媒体的影响力、贞操、立场不是太熟,所以你们就只有赚CPS的钱?
童伟亮:比如我在以前公司的时候,很多都是偏网站的,某一种广告监测和可观看的角度,客户端就是在监测方面有比较多的不变性。第三方很重要,客户端有没有从客户的语言出发?这是很重要的。今天用户为代表的已经很清晰了,客户端我觉得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另外一点,一些品牌的客户对平板类的APP端的广告可能已经开放了,愿意尝试,因为那个稍微比较干净,没有弹窗这些。
程苓峰:我们刚才讨论了客户端视频是媒体还是工具?
沈雁:我们之前投过暴风影音,大家讨论客户端挣的前到底来自于品牌客户还是联合运营?联合运营媒体性很强,另一方面之前有讲到关于电商客户投的是不是太多?比如风行里面淘宝客非常非常多,或者说早期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些CPA或者说有一些下载类的游戏的。我觉得客户端真的要被广告主认可,要走GRP,走目比用户,它是不是太容易,有一些自己的弱点,广告主本身并没有直观的感受,他没有用过这些软件。我们作为VC的角度投暴风,这些方面都最后自觉不自觉的考核到效果上面去。所以客户端这方面也有可能觉得与其养一个团队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投入几十万去养这些销售,不一定能见到效果,不如眼前做的单纯一点,更多的以技术为主,然后产品经理做决定。我们更多的是靠大家每个月对帐,有多少A、多少S分钱就好了。这样可能从团队现在的运行来说更精辟一些。
9月11日消息,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之“2012视频客户端群是论坛”上,由视频行业多位大佬共同探讨了“网站与桌面,谁才是视频行业真正的赢家?”
本圆桌论坛由著名媒体人程苓峰主持,暴风影音CEO冯鑫、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徐伟峰(微博)、光线传媒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李泓冰、悠易互通COO郭志明、北京随视传媒高级副总裁及联合创始人沈雁、戈壁投资高级合伙人童伟亮一同参与了讨论。
未来三年之后在线视频和客户端的视频哪一个量会更大?
在冯鑫看来,现在用户在线网站和桌面客户端使用数量差不多,三到五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用户会翻过来。
徐伟峰表示,两年时间移动端跟现在的PC互联网的用户量差不多,但以后不会分PC端和移动互联网端,会看总共的数量和总共的分布策略。
李泓冰认为,未来家庭娱乐APP这块会占非常主流的部分,尤其是在家庭的iPad,这块会占有80%到90%的份额。这就是新媒体会进入家庭娱乐,会进入客厅。
以下是圆桌论坛对话实录:
程苓峰:我们有35分钟的时间,我们这场的有六个嘉宾,有两个做客户端视频的有两个做广告,还有一个做投资的,还有一个做内容的。我们现在快速的提四个问题,一人一分钟的时间快速的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聊的主题桌面,你认为未来三年之后在线视频和客户端的视频哪一个量会更大?或者是哪一个上升的速度会更快,会到一个什么样的数量级?一个数字表明,并且说一下为什么?
冯鑫:如果说三年的话,只说PC互联网,在我看来我是蛮艰辛的,我觉得互联网上大概有三层到四层还会保留下来。现在用户目前来讲网站和桌面使用数量差不多,三到五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用户会翻过来。
李泓冰:我个人认为未来主要是在家庭娱乐,我觉得家庭娱乐APP这块会占非常主流的部分,尤其是在家庭的iPad的,这块会占有80%到90%的份额。这就是新媒体会进入家庭娱乐,会进入客厅。
徐伟峰:PPS APP发布时间是2011年10月,大概一年的时间,安全卓是9月发布的,我们现在日使用数量是900多万,占总用户数量是四分之一。今年年初1月底我们看的数字是200万,现在我们都以日和周的单位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如果一年就占四分之一,我认为两年时间跟现在的PC互联网的用户量要差不多大,但是以后还会分PC端和移动互联网端吗?我认为不会分,大家会算在一起,会看总共的数量和总共的分布策略。
童伟亮:做投资看未来,未来一定看移动互联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打开一个网页,这个网页往往被设了一个首页,包括优酷、土豆等等,你只要点一下进入到下一个网页,视频网站,然后再去点片子这跟客户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用用户主动写一个URL,也不用客户主动搜索,所有产品都是顺着用户怎么简单使用怎么好。所以将来只要是一个快捷方式,只要让用户点一下,就是一个视频的播放方式。我觉得没关系,只要用户简单怎么用就OK。
程苓峰:这也是我的疑问,在超级本上或者手机上,我对一个网站设一个主页,你们在强调APP的重要性的时候,但是触摸方式下把它绕过了,请问两位做视频的,你们觉得线视频网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成为一个客户端吗?
郭志明:其实这个界限有两个细微的界限,一个是用户的入口已经不是打开浏览器,桌面就是入口。第二个就是由于溢价的原因他需要安装。所以即使是快捷方式也需要安装。所以今天我们在讲桌面的时候,桌面就是入口,需要用户安装以后再使用。
程苓峰:你觉得跟下这个APP安装,跟我看一个网站,我把它设为首页,这两个哪个成本最大?
郭志明:从用户来讲安装成本更多,但是使用成本来讲桌面明显会更低。
徐伟峰:这个问题跟我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想象你手上拿一台iPhone你用优酷和APP路径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要用网页看,用APP看也可以,你打开下载,路径完全一样。另外我们发觉一个情况,所有的网站公司企业都做了客户端,优酷做,土豆做了,做了很久,奇艺做了,搜狐做了。你一定要说他们是一个网站公司,或者说他们是客户端公司,反正都是网络公司。最终只有两个事情可以证明是不是成功,第一是用户,第二是收入。
沈雁:增长方面如果从时间来看,可能是桌面以APP形式为代表的,无论是iPad甚至今天已经有了互联网电视它也是以APP的形式呈现的。第一屏是电视,第二屏是百事通那种,它的呈现形式也是APP端。但是网上是另一回事。
程苓峰: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做客户端的,在线视频没有做好,在线视频没有做好客户端。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你眼里客户端视频到底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媒体?如果要增强它的媒体性应该怎么做?
徐伟峰:坦诚说我先说一个事情大家观察一下网站跟客户端的差异。网站的差别绝大部分不能说全国,绝大部分就是网站告诉你做什么,你可能告诉网站做什么。所以它的媒体属性比较多就是我告诉你大家得怎么干,当然不是完全的,大部分是这样。
但是客户端因为它通常有一个安装过程,工具属性比较小,因为安装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在线视频要把服务器都转好再去做在线播放。这是工具和媒体的区别。无可避免的,因为视频给人家看到的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有很强的媒体属性。我认为现在做桌面的,最近也有一个名词叫做桌面媒体,大家都知道。比较重要的是,一定得强化自己的媒体属性,然后在工具上让他认同,他其实是帮你观看什么,这是PPS最重要的观点。但是媒体属性更重要,我们讲媒体属性很重要的东西叫介质,比看报纸介质是纸,广播介质是电波,介质是有共通性的,所以媒体的属性很强。
但是客户端唯一的介质叫Windows,这个过程中跨媒体以及媒体中间PC互联网很重要的互相引见、推荐的作用,在我们这个终端上力量变弱。我认为我们自己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都做,以前PPS是穷苦人家出身,09年才开始赚钱,2011年营收规模都起来了,所以那时候才开始花比较大的力气做网站,现在网站流量占PPS的10%,我们做了大半年时间,我们预计未来一年通过比较大的力气能够推到20%,所以我认为媒体属性还是很重要。
程苓峰:我的意思是这样,互联网本身就是媒体,但是互联网媒体的特性能够相互连接,但是客户端里面不能相互连接。这就是人们觉得我进入客户端里面不在互联网上了,而是在一个工具里。
冯鑫:真的是这样吗?我来回答我的问题吧,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工具,工具本身并不可耻。第二个,媒体本身就两个关健词,就是规模用户群、第二是内容。这两件事,我觉得所有做视频客户端的做网站的,这两个事都没有二样,都没有不同,所以只要有用户群就要有内容。
程苓峰:你如何增强它的媒体性?
冯鑫:这个问题在于说所谓我的媒体性是对谁而言的?用户在于我是不是媒体吗?用户不在于,用户只在于我有电影看。第二你们在乎我是不是媒体吗?你们可能在乎,我可能略微在乎一下,我在乎的原因是广告主在乎。广告主是不是在乎我是媒体呢?我觉得本质上真理就是我有这么大的用户群,我有那么多的内容,我就是媒体。我觉得这个关系早晚会被真理打破。
李泓冰:我们可以打声的说我们一直是媒体,因为光线传媒一直就是做媒体的。我们现在客户端主要是做用户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所以刚才说的媒体和工具的问题,我觉得工具这块,现在HTML5的一些基础,媒体在跨界的时候门槛已经非常低了。可能两年前我们做成一个APP,当然当时做最早的凤凰移动台的时候没有这个技术,当时我们从国外找了这样的一个技术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这个不存在了,任何一家媒体都可以说我自己是APP,所以客户端是一个趋势。
郭志明: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告公司都是从美国传过来的,美国代表全球的主流,所以在中国比较难被广泛接受。你作为一个媒体被客户广泛接受花很长时间的代价,现在时间还没到。另外时间要坚持一个立场、节操或者贞操,如果没有这个很难有广告主投放你。
问题是做客户端这帮人做草根出身,谋生不容易,很早就是做游戏的,广告主可能你做的稍微低端的东西对你令人相看。真正赚钱你只要有用户没问题,一定会赚钱,看QQ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程苓峰:是否因为QQ赚钱大部分都不是媒体的钱。
郭志明:广告会越来越往效果化方向发展。原来形象展示没效果这个事情,在往中间靠。未必是CPS,觉得只要这个媒体,所谓媒体或者工具都可以,只要给广告主最终带去效果就行。所以你的立场和贞操也很重要,能带给你溢价,但是一开始要坚持这个立场。
程苓峰:做客户端的都是做技术的出身,你们做媒体的影响力、贞操、立场不是太熟,所以你们就只有赚CPS的钱?
童伟亮:比如我在以前公司的时候,很多都是偏网站的,某一种广告监测和可观看的角度,客户端就是在监测方面有比较多的不变性。第三方很重要,客户端有没有从客户的语言出发?这是很重要的。今天用户为代表的已经很清晰了,客户端我觉得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另外一点,一些品牌的客户对平板类的APP端的广告可能已经开放了,愿意尝试,因为那个稍微比较干净,没有弹窗这些。
程苓峰:我们刚才讨论了客户端视频是媒体还是工具?
沈雁:我们之前投过暴风影音,大家讨论客户端挣的前到底来自于品牌客户还是联合运营?联合运营媒体性很强,另一方面之前有讲到关于电商客户投的是不是太多?比如风行里面淘宝客非常非常多,或者说早期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些CPA或者说有一些下载类的游戏的。我觉得客户端真的要被广告主认可,要走GRP,走目比用户,它是不是太容易,有一些自己的弱点,广告主本身并没有直观的感受,他没有用过这些软件。我们作为VC的角度投暴风,这些方面都最后自觉不自觉的考核到效果上面去。所以客户端这方面也有可能觉得与其养一个团队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投入几十万去养这些销售,不一定能见到效果,不如眼前做的单纯一点,更多的以技术为主,然后产品经理做决定。我们更多的是靠大家每个月对帐,有多少A、多少S分钱就好了。这样可能从团队现在的运行来说更精辟一些。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