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其他 >“百名教授谈人生”系列人物之四十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访我校食品学院退休教授管伟康

“百名教授谈人生”系列人物之四十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访我校食品学院退休教授管伟康

2012/9/21 来源:原创 关键词:教授 管 工作 学生 清华 清华大学 大学 等

“百名教授谈人生”系列人物之四十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访我校食品学院退休教授管伟康

        人生是短暂的,即使活到一百岁或更多,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一瞬间。要珍惜人生,我要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努力按照上海海洋大学的校训“勤朴忠实”和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人、做事、做学问,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海洋人和清华人。

——管伟康

       人物简介:管伟康,男,1944年7月生,上海市人。1961年9月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就读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68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平山县汤汤水水电厂,后调入束鹿县发电厂。1973年3月调入河北机电学院(现河北科技大学)电机教研室任教。1995年5月调入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制冷工程系任教,先后任食品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等职务。在社会工作方面,曾任上海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风行风监督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等。曾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社员。2008年退休后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老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社区街坊业委会主任,为社会发挥余热。

点击浏览下一页

出席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

点击浏览下一页

在人大会议上发言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与爱人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管伟康,一个老一辈海大学子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临近上海海洋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走到他的身边,感受了一颗为海大付出了13年之久的炙热之心,走进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勇于奉献、感恩回报的老人的传奇一生。

学生时代,感悟人生真谛

       管伟康教授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电站厂动力设备专业。对于这所人人向往的高级学府,他在采访中向我们揭示了清华大学的神秘面纱。管教授首先介绍了他的大学生活,并且感慨他的学生时代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教育,是清华大学给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对于这一点管教授还做了一个详尽的说明,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且专注于重基础、重实践、重人格的培养。管教授念清华大学时清华的学制是六年,比当时其他理工大学的五年学制要长一年。清华大学最后一年是真刀实枪地搞毕业设计,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实验课、实习等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清华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做红色工程师、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等教育教学理念。清华的体育代表队和文工团是集中住在一起的,都是由一些学习成绩中上水平、体育(或文艺)上有特长的各系学生集中在一起,管教授在清华时参加了体育代表队的乒乓队。在这个大集体中,管教授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训练,这也是此后他身体健康,充实地生活,快乐地工作,拥有积极乐观态度的原因。在清华时,他还作为工作队员参加了“四清”运动,曾经在北京延庆县农村工作。管教授坦言,在清华大学的六年经历终身难忘,因为它就像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表演,只要找准自己的目标不放弃,都能走到舞台中央。

青年时代,学习教书育人

      1968年8月,管伟康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离开了清华大学,踏上了工作岗位。至1995年5月,他一直在河北石家庄工作。从工厂当工人直到在大学当教授,他从基层、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工厂时不耻下问,与工人打成一片,善于向工人们学习新的技术,由此个人能力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学校时与普通教师友好相处,虚心向同事学习新知识。在担任食品学院副院长和教务处处长期间,为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他抱着“为教学服务、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将管理者角色与服务者角色有机结合起来,既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又承担热心的服务者角色,耐心的解决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遇见的问题,他在实际工作中用行动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管教授平缓的说:“毕业后在平山县汤汤水水电厂工作,现在看来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锻炼着人的身体。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我同当地工人一起搞革新,搞小型水电站的勘察设计。后来调到束鹿发电厂,又与工人们一起制造车床、设计汽机上的危急保安器、生产灯泡等。干一项工作,学一门技术,不管是哪项工作,哪门技术,我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不会就问,绝不姑息任何的错误,谨记清华的校训,所以最后取得了领导和工人的信任和夸赞。在大学当教师时,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充实自己,其他老师也一直都在鼓励我,在身后一直默默地支持我。”康教授停顿了一下说,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对于新的内容,我会一遍一遍的复习,巩固,随后我会把这些内容以最易懂,最有趣的方式教给学生。劳动是知识的源泉,而知识是生活的指南。我教的专业是电机技术设计、制造、运行。这些对于我来说是老专业,所以并不难。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新技术、新方法,例如利用计算机来计算电机电磁场、用最优化理论来设计电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最优化理论等。而这些技术和方法都是以前学校里没学过的(甚至当时还没有的),怎么办?于是我列了一个计划,先自学,再教学。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把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我在77届毕业的学生毕业设计中就采用了用计算机计算电机磁场的有限元法,把最新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一开始很难进行,但经过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成功。由于搞的是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所以那时发表的论文较多,也完成了几项科研项目,取得一些成绩,因此较早地被提升为副教授和教授。管教授感慨的说:“对于那些一直关心我、支持我的家人、同事和与我共同努力的学生们,我想在这里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

老年时代,融入海大发展

       1995年5月,管伟康教授被调到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任教。原本想在制冷自动化方面做一些工作,尽管不是本行,但是他认为人学无止境,不管是不是教授,学海无涯,总有自己还没有学到的,而这些领域是可以拓展的。后来,由于工作需要,管教授先后担任食品学院教学副院长、学校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等职,主要从事了行政管理工作。走上管理岗位后,角色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百名教授谈人生”系列人物之四十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访我校食品学院退休教授管伟康 下一篇:学校理念——海大赋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