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家会议中心(五)
也许你是筹备期就来国家会议中心的老员工,我们一起见证奥运时代的辉煌、一同经历改造时期的艰苦、一并迎接改造后的欣欣向荣; 也许你是国家会议中心的新进员工,正在熟悉我们一同战斗、一同欢乐、一同成长的大家庭。每天进出我们的场馆,她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呢?她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奥的设计理念和原理。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这里的玄机吧。这里,我们将解读国家会议中心最大的厅室——大会堂。
大会堂可容纳6000人的大会堂位于四层,是国家会议中心主要的多功能会室,用于举办大型会议、宴会和展览。该会堂配有专业的舞台灯光和声响、放映及同声传译设备。一层的东区配有可移动座椅。推拉隔板可根据需要将大会堂分隔为不同区域。大会堂融合了古典和现代的建筑元素,这些元素体现于它的庭院式构造,底层—中层—顶层建筑模式以及对传统设计工艺的运用。从外形上看大会堂感觉像是个庭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堂之一,它起初被用作为外部空间,而城市类型中的庭院与之颇为相似。墙壁构造源于故宫,参照了经典的底层—中层—顶层图示,但建完后的层次感并不十分直观。
墙壁分为不同带有纵向灯槽的墙板。传统壁柱上也会配灯,但与惯例不同,大会堂墙壁上的灯是内嵌而非外挂。木墙使用了隔音板,也反映了传统建筑工艺。木墙的纹理体现了质朴感,随意的图案则有点类似于传统的积木技巧。其图案的多样性令木墙增加了几分人文质地。天花板与庭院分离。黑色的金属栅条虽不起眼,但在照明和机械功能上起着关键作用。LED环绕光照得有点像薄暮,让人有夜间身临外界之感。天花板对色彩和坡度的使用营造出落日或银河流星之景。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