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对洪水的“海陆两栖”酒店
本期31会议网特别推荐可应对洪水的“海陆两栖”酒店,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海陆两栖”酒店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据德国《明镜》周刊1月5日报道,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以及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洪水,俄罗斯建筑师亚历山大·雷米佐夫设计了一种既可以在海上也可以在陆地上建造的酒店。雷米佐夫称,这一环境友好型“方舟”最快可以在未来几个月内在世界任何地点建造。

对传统陆基酒店生活的挑战
作为国际建筑师联合会主办的建筑与减灾项目的一部分,雷米佐夫和一家德国设计和工程公司以及莫斯科的科学家列夫·布里特温进行了合作设计了这种酒店。这个被命名为“方舟”的酒店看起来更像是一艘倒坐在水上的船只,这种新设计对传统的陆基酒店生活提出了挑战。雷米佐夫称,布里特温为太空站研发了节能方案,他们现在正在寻找投资者以便使设计成为现实。

可以在地震地区建造
雷米佐夫对《明镜》周刊称,建造那种酒店将会非常快捷,而且简单易行。他说:“预制件可以在三个至四个月内组装完毕。这种多功能酒店可以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建造,甚至可以在易发地震地区建造。建造‘方舟’(包括14000平方米生活空间)的花费与建造一间节能房的费用相当。”

酒店外型时髦
它在陆地上看起来也很时髦。这种拱形建筑物外表将覆盖一种非常耐用的箔,所有的东西都将通过钢缆皮带维系在一起。

酒店具有自我维持功能
在设计中,雷米佐夫没有使用玻璃,他选择了耐用、具有自我清洁功能的箔,它可以抵得住更严酷的天气条件。箔将被安装在金属制品上,它还可以收集雨水。建筑内还设有一个室内密林,从而打造它自己的微气候环境。

收集温暖空气
“方舟”顶部的“炮塔”可以将季节性的温暖空气收集到热量存储器中。

充分利用各种能量
“方舟”周围环境(水、陆、空)中的各种能量都可以被充分利用。

充足的阳光
根据雷米佐夫的设计,具有自我维持功能的酒店将以中央支柱为中心建造,与放置在屋顶的风能发电机和地下室里的热泵热水机联结在一起,太阳能、风能和热能将可以被储存起来,转化为电力。
在白天,将会有充足的阳光穿过透明的顶部照亮内部房间。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