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经济总崩溃?攻克三点,第三次消费升级可带中国制造进黄金期
中国制造业会崩溃么? 去年发现中国的制造业陷入了空前的迷茫,因为"互联网+"。我们觉得传统企业的转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转型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进入到关键时刻,如果一个企业发展的顺风顺水的话。这个企业不需要转型,发展的挺好,只需要把管理做好,效率提高,现金流控制的好,不需要转型。 转型是从原来模型,到今天突然间发现没有动力,进入到一个大迷盲的地区,怎么办呢?需要转型。 转型已经到到深度期,已经进入到方法论,已经不是启蒙时代。如果说"互联网+"是传统产业是启蒙的话,"互联网+"概念是基础设施。 制造是中国所有产业基础,如果中国制造业垮了,全部离开制造业的时候,中国经济一定会下滑。而且中国经济成功的一天一定是全球经济上升的一天。 一篇在《纽约日报》一篇在外交杂志判断,中国经济今天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中国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长期瓶颈通道,2019-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会很崩溃。大家相不相信? 中国制造将迎来黄金五年,国外经济学家不相信,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应该是迎来黄脸婆的年代,到了总崩溃的边缘。如果中国经济到了总崩溃的边缘,那个实现时间是2019-2020,如果这个实现了,在座的各位离开现场应该清空所有的资产。如果中国经济总崩溃的话,要么是外债,要么是内债。如果总崩溃的话,我们根本不会开下去,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经济的命运,一定会掌握在各位的手上。未来五年,下个月是6月份,中国未来规划30年,五年后中国的产业经济是面临总崩溃的悲惨命运?还是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型,所有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中国制造业的四次大转型 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我们今天面临转型不是第一次,中国的产业经济,提到转型升级这个词,1998年提出来的。 第一次转型从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召开了12届三中全会。1978年之前是以中国军工业为重点的国家,以军工优先。 1978-1992年,78年以后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中国有4年的时间是乡镇企业的转型,特别是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我们通过1978-1992年14年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用户跟国有企业是一样的。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的利润总额超过了国有企业。 92年以后中国进入到第三次转型,我们今天是第三次消费升级,从历史上看中国产业链,今天所在的时间点,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连续过程。还在向长江一样继续往前走。 到了98年以后,我们又面临了一次转型,98年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亚洲地区发生了一个货币的大泡沫,1998年2月份的时候全国开两会,朱镕基总理,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带着国家往前走。即使万丈深渊,也要鞠躬尽瘁。 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传统优势 全球背景下的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土地成本,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企业家不需要承担。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付出的代价,我们以环境,以劳动力,以我们的资源,血腥一样的代价形成了一个优势,叫成本优势。 人口红利下的规模优势 中国这个地方,是全球最好的地方,我们今天讲转型,那么到企业家在这里,你们很难,对不对?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全球制造业,在座的各位,你们是全球各国制造业中最舒服的。我们有全球最大的规模市场。中国是全球所有的消费者里面最喜欢花钱的,我们是一个无比喜乐的民族。这么喜乐的民族,怎么赚不到钱?30多年来,中国很多企业形成庞大的规模优势。 体制改革下的制度优势 99%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国有企业,中国垄断。民营企业就是被这些垄断势力不断的侵蚀和攻击,5年后不相信银行会这儿赚钱,至少到现在中国有三千多家民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36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体制改革下的制度优势。我昨天看了一个调查数据,80%的民营企业家对国家当前的营改增制度有很大的不满意,并没有得到税收的整体减免,有些行业反而还增加。 规模,在今天的中国,产能过剩,规模越大死的快,规模不再是优势,除了极少数的金融行业以外,中国绝大多数的产业都已经是充分竞争市场。如果你今天是做机械的、服装的、饮料的、汽车的,中国巨大部分产业已经是充分竞争市场。 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不是我们不聪明,中国越来越有钱,中国消费者还敢于消费,人民币也没有崩溃,行业还能保持10%-20%的增长,为什么赚不到钱呢?不是你变笨了,而是你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了。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能力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在另外一个地方拿走了你本来的优势。我们说转型,我们要获得新的能力,获得新的工具,获得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挡在制造业面前的三座大山 通货紧缩 中国未来五年内是黄金期,中国都会处在通货紧缩时期,在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幻想,在未来的五年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同时,这个宏观经济学家说,不仅中国处在通货紧缩,全球处在通货紧缩。 互联网冲击 互联网对传统业的冲击,已经到了惶恐,启蒙时代已经结束。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信息化浩浩荡荡的革命跟我们没有关系吗?互联网对我们的冲击很多。有一些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20%-30%,百度净利润35%,阿里36%,深圳的腾讯28%,互联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供需错配 买东西,为什么到香港去买奶粉?为什么到日本去买眼药水,到日本买电饭煲、马桶盖。大家去过巴黎老佛爷没有?我去到那里不喜欢购物,我坐在那里看,一堆中国人,太有钱了,门口站着两个黑人,拉着一个绳子,放十个人进去,出来再放十个进去。到迪拜,迪拜有一个帆船酒店,有将近五百间房间,去年的圣诞节,五百间房间里面490间是中国人。为什么大家跑到国外去买东西?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冲击 中小制造企业的经典困境 中国制造业的三大战略新起点 首先是信息领域,互联网革命。互联网变革一定不是产业效果,营销要的是结果。首先是观念,领导人的老化是观念老化+能力老化。然后是工具,你会用互联网的信息工具,大数据、云计算,重新再造企业的基因,最终变革出现三个东西。 第一,重新定义渠道。真正极致的模型是车间和消费者之间没有任何的渠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我们在中国寻找这样的企业,最终是工厂生产出来直接到达消费者,中间没有任何的渠道商,因为不需要任何的渠道商,我和消费者之间所有的信息都是互动的。 第二,重新定义技术创新,未来的竞争,彻底的平台化,企业的能力会被重新定义,特别是零配件这些,彻底平台化。当能力被平台化以后,会出现一件事情,这是现在中国科技界正在谈的话题,结构式创新。 你只需要1%的能力就可以。对技术创业的部分,在互联网里面要重新定义。 第三,重新定义消费者,未来真正的消费者将三位一体,第一,他是你这个产品的购买者,第二,他是你这个产品的参与生产者。第三,你是我的投资者,因为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商品,有可能被证券化。 硬件革命把这些隐性冠军的制造优势瓦解了,基础路径不是原来的,是对制造流程的理解,不再是现前的变革,而是把你绕开。原来形成的能力,所形成的模具,所形成的机床,不太需要了。这个是两个大的革命性的驱动力。 第三次消费升级的特征 第一,圈层化,消费者是被圈层的,不同的消费者是有不同的需求。 未来的大型企业也好,小型企业也好,一个经典的模式是蜂窝式组织,一个蜂窝掉下来有没有问题?另外的蜂窝会长出来,一个蜂窝的底板是三个东西,第一,我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些蜂窝会在一起呢?把我们粘在一起的唯一理由是,我们是资本家。为什么你能干?专业能力+突击队+资本,这是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变化。 第二,性能比,中产阶级消费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他愿意为好的服务买单。愿意为好的性能买单,愿意为好的技术买单。中国的消费者会慢慢培养起来。 第三,人格体。中产阶级消费在未来,"喜欢"这件事情,"审美"这件事情将超过必须,软的将超过硬的。审美的背后是价值观,是人格。 第四,定制化。定制是去渠道的根本化。定制将对我们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利好,这个商品的定价将跟成本没有关系。 第五,消费升级。直销型,名创优品,怎么样在北京、上海、深圳选择最好的黄金地段,把这些商品放到里面去,怎么样让我的商品在七天时间里面产生反应,好的、供销的马上运过来,不好的马上撤掉。两年多发展非常快,直销模型。 革命就是,你原来的模型,原来的世界要被抛弃掉。什么叫转型?你原来的模型已经老化,要转化成新的。当你转换的时候,第一,趋势有没有形成。第二,工具有没有形成。第三,消费者有没有形成。 在生产上我们要形成柔性能力; 在研发上要实现单点突破的爆品能力; 在营销上我们要学会运用大数据; 在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 把人民币这个泡沫牢牢的吃到自己的肚子里面,我们要成为泡沫的一部分。 这些能力变成你的驱动力的话,你是中国制造的推动者和先进者。我们一定不能把屁股留给资本,我们要去拥抱资本。 今天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的资本运作能力是我们两个翅膀,千万不能变化单翅。如果说中国制造,等于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36年来的这个公式到今天变成三个新的优势。 第一,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所有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 第二,工匠精神。如果你只具有互联网的能力,只用互联网改造的企业的话,其实只是完成了改造的一段,对于制造业来讲,制造一双皮鞋,我为什么穿这双皮鞋?不是因为你营销做的好。是因为我穿这双皮鞋很舒服,德鲁克讲一句话,商业的本质是你做一双皮鞋卖给那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穿这个鞋子在脚上很舒服。 第三,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创新能力,要积木式创新,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我们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什么叫新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我们把它改变命运,我们还是要回到产业本身,还是制造。但无非是变成了一些新的因素。 尼采,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疯子,他讲过一句话,他说"上帝死了",他讲"上帝死了"以后,这个世界原有的结构体系,哲学体系,瞬间瓦解。当上帝死了以后,世界重新产生,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我们过往所有的成绩,过往所有的优势都将烟消云散。那些即将消灭我们的东西,在未来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有关更多31会议信息,请识别二维码立刻关注吧!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