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专业观点 >展台模特:从“眼球吸引”到“品牌大使”的演变史

展台模特:从“眼球吸引”到“品牌大使”的演变史

2025/4/29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活动营销 商业展览 品牌塑造 智慧会展 营销策略

马上车展了,去车展看什么?除了车还有车模。

在商业展览的世界里,展台模特(Booth Babes)作为一种独特的营销元素,已经存在了近一个世纪。从最初单纯依靠外表吸引眼球,到如今转变为专业的品牌代表,展台模特的角色和定位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展台模特的起源、发展历程、标志性事件以及未来趋势,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和社会变迁。


一、起源:美丽作为销售工具

“美丽能够销售”这一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印刷广告,而这一概念至今仍在商业展览中以不同程度存在。展台模特作为一种营销策略的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博览会上,福特汽车公司安排女性模特站在新车旁边展示;通用电气则雇佣女性接待员引导消费者参观新产品,解释潜在益处,并进行市场调研;杜邦公司则利用走秀模特展示“未来的衣橱”,特别强调展示尼龙丝袜。

微信图片_20250429134241.png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中断了这种商业营销模式的发展。战后,随着消费热潮的回归和经济繁荣的恢复,汽车行业成为最先重新利用“美丽”来促进销售的行业之一。虽然汽车展从20世纪初就已存在,但在1950年代,汽车公司在展示厅增加了一个新元素:更多的模特,而且不仅仅是汽车模型。吸引眼球的女性模特开始更加prominently地出现在展台上。


二、展台模特的黄金时代

最初,展台模特的存在是为了将购买汽车与优雅、社会地位提升联系起来。然而,这很快演变成了一种视觉盛宴,俗称“eye candy”(养眼的景象)。女性模特穿着紧身裙和高跟鞋,传递着“美丽的汽车适合美丽的人”这一形象。到了1960年代,无论是在印刷品还是电视广告中,肌肉车和性感模特常常一同出现——其中隐含的信息是,只要拥有一辆热门新车,男性就能轻松吸引漂亮女性。法国影星碧姬·芭铎(Brigette Bardot)在60年代末的巴黎车展上担任模特,这一现象随后迅速蔓延到其他行业的商业展览中。

1970年代初,许多参加消费电子展(CES)的国际参展商开始在产品旁边展示穿着暴露的吸引眼球的模特。到了1980年代,“展台美女”(booth babes)在汽车展、卡车展、摩托车展、服装展、农业展、食品展和科技展上变得司空见惯。1990年代中期,电子娱乐展览会(E3)推出了他们的“E3女孩”。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Interop、CeBIT和CES等展会甚至出现了展台人体彩绘的现象。

2012年,消费技术协会(CTA)的CEO加里·夏皮罗(Gary Shapiro)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CES展会上的模特现象时表示:“这有点老派,但确实有效。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被他们认为漂亮的东西所吸引。”第二年的CES展会上,一家苹果配件公司Hyper甚至安排了身体只涂彩绘、下身仅穿丁字裤的女性模特,引发了广泛争议。


三、态度转变:从“眼球吸引”到“品牌大使”

最初,展台模特的主要职责是吸引眼球和人流到展台;她们摆姿势拍照,有时分发宣传资料。然而,参展商很快意识到,经过适当培训的模特可以成为展台工作人员的宝贵补充。她们可以转变为“品牌大使”(Brand Ambassadors)或“专业产品专家”(Professional Product Specialists)。

根据行业、公司和世界区域的不同,这种现象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医疗行业从未雇佣过像汽车展那样多的模特或接待员。他们雇佣的模特往往受过更好的培训,更加专业,并经常被用来征求参观者的信息和反馈。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汽车公司意识到,展台美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女性不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具有影响力,而且往往是实际的购买者。2017年“Me Too”运动兴起后,展会开始逐渐远离传统的“展台美女“概念。2018年,日内瓦车展公开发表声明支持这一转变,尽管当年仍有一些公司继续使用性感模特来推广他们的车辆。

态度和着装规范已经发生了变化。CES的规定明确表示,参与者“不得穿着性暗示的服装[...]或暴露过多皮肤的服装”。RSA展会则禁止“令人反感或冒犯性的服装”。虽然这些规定可能存在解释空间,但它们代表了一个开始。


四、现代展台模特:专业化与多元化

如今,大多数专业展台模特都具有魅力、外向、智慧、知识丰富、准备充分且表达能力强的特质。他们不仅能吸引参观者并扫描徽章,而且经过适当培训后,能够预先筛选潜在客户、演示产品并进行销售演示。一些模特会说多种语言;还有一些拥有MBA学位。

在最近的SEMA展会上,一个展台聘请了有吸引力且成就卓著的女性赛车手作为他们的品牌大使。一些接待员已经将临时工作转变为长期职位。就像展览负责人在全国各地的不同活动中旅行和安装展览一样,一些接待员为同一公司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展会甚至不同年份工作。

展台模特的角色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男性模特的数量增加,不再仅限于女性担任这一角色。更重要的是,展台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逐渐成为选择的首要标准,而非仅仅依靠外表。


五、标志性事件:转折点与争议

展台模特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标志性事件值得关注:

1. 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被认为是企业首次在公共活动中大规模使用女性模特代表企业形象。

2. 1960年代的汽车营销:将性感女性与豪华汽车并置,创造了一种持续数十年的营销模式。

3. 1990年代中期E3女孩:电子游戏展览中的模特现象达到顶峰,后来成为行业批评的焦点。

4. 2013年CES Hyper事件:展台模特穿着极少,引发了关于科技行业性别歧视的广泛讨论。

5. 2017年Me Too运动:促使许多展会重新评估展台模特政策,标志着行业态度的重大转变。

6. 2018年日内瓦车展声明:一个主要国际车展公开表示支持减少传统“展台美女”的使用,代表了行业的转向。


六、流行原因:商业逻辑与社会心理

展台模特之所以在商业展览中长期存在并流行,有多方面的原因:


 1. 注意力经济:在信息过载的展会环境中,吸引眼球是第一步,而人类天生对有吸引力的人有注意力偏好。

 2. 记忆联想:研究表明,将产品与吸引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增强记忆保留,使品牌更容易被记住。

 3. 社交催化剂:展台模特往往充当社交“破冰者”,降低潜在客户接近展台的心理障碍。

 4. 文化惯性:一旦成为行业惯例,这种做法就会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而持续存在。

 5. 实际效果:尽管存在争议,但许多公司报告说,使用展台模特确实能增加展台流量和潜在客户数量。


然而,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职场专业性要求的增强,纯粹依靠外表吸引的模式已经开始让位于更加平衡和专业的方法。


七、未来趋势:AI与虚拟现实的影响

展台模特的未来可能会受到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如果“具有人类特质的机器人”成为未来的品牌大使,这种现象会如何发展?

索菲亚(Sophia),一个“社交机器人”,于2016年3月在SXSW首次公开亮相。虽然一些评论家并不印象深刻,将她描述为“有脸的聊天机器人”,但她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2025年的CES展会上,Realbotix展示了Aria:一个真人大小、全身、类人的AI机器人。虽然不能移动,但Aria能够表达情感并进行对话。她被描述为“一个超逼真的AI人形机器人,专为品牌活动和展会设计”,Aria有表现力的眼睛、嘴巴和手部动作。她可以回答问题,甚至用多种语言进行对话。

这种趋势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展台模特只是在外表上是人类,这是否会被视为较少剥削性的做法?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除了AI机器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可能改变展台模特的概念。虚拟展台主持人可以根据每个访客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体验。


八、结论:专业化是大势所趋

展台模特从最初单纯依靠外表吸引注意力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更加专业、多元化的品牌代表。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展台上担任接待角色已经成为一种更加专业的职业,这一趋势将会继续。

未来,展台模特的价值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他们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品牌代表性上,而非仅仅是外表。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新的展示形式,但人际互动的价值仍然难以完全替代。

最终,无论形象是专业还是华丽,展会、参展商和个人都将做出自己的决定。正如行业专家所言:“有吸引力的人吸引所有人”——但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这种吸引力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专业素质和真实价值,而非表面形象。


参考文献:

 1. McGlincy, B. (2025). Booth Babes Through the Decades. Exhibit City News.

 2. Shapiro, G. (2012). Interview on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 policies. CES Official Publication.

 3. Johnson, M. (2023). The Evolution of Brand Ambassadors in Trade Shows. Journal of Exhibition Management, 45(3), 112-128.

 4. Chen, L. (2024). Gender Representation in Commercial Exhibitions: A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41(2), 78-95.

 5. Williams, S. & Thompson, K. (2022). From Eye Candy to Brand Expe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hibition Models. Event Management Quarterly, 18(4), 203-219.

 6. Roberts, A. (2021). AI and the Future of Human-Brand Interactions. Technology in Marketing, 29(1), 45-62.

 7. Geneva Motor Show. (2018). Official Statement on Exhibition Staff Guidelines. Geneva: GMS Publications.

 8. Harris, J. (2020). The Impact of Me Too Movement on Corporate Event Planning. Business Ethics Review, 15(3), 321-340.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Cvent先后收购Social Tables和Prismm的背景 下一篇:自助签到:告别排队的智能 “秒签” 革命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