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1会议微站能在国内会展圈站稳领先位置?——聊聊数字会展入口的真本事

这两年会展行业往数字化转的时候,大家慢慢发现,微站早不是以前那种只放放活动信息的“静态页面”了——它成了拉流量、连用户、帮主办方搞定全流程运营的核心节点。国内做微站解决方案的不少,但31会议微站能冒头,靠的不是单一功能强,而是能实实在在解决行业里的四个大问题:不管什么规模的活动都能适配、AI能真刀真枪省劲儿、能把各方资源串起来、还能用数据帮着少走弯路。

一、不搞“一刀切”:从几十人的小沙龙到十万人的大展,都能找到合用的方案

以前很多微站特别“局限”,要么只能当个报名入口,要么就只显示议程,想多做一步互动都得跳别的系统。但31会议的微站不一样,它是跟着“办会、办展、现场管理、目的地营销”这几块核心需求搭的,从活动开始筹备到落地执行,全流程都能覆盖到。
比如做一场100人以内的行业小沙龙,不用费劲儿搭复杂系统,直接用“轻会”模板就行——微站里能放议程、能让大家在线报名,结束后还能发个问卷、搞个小互动,一套下来不用切换别的工具;
要是办行业研讨会,需要直播和嘉宾管理,它能直接连“大会易”系统,嘉宾信息录入、直播链接嵌入、观众提问互动,在微站里就能一站式搞定;遇到广交会、消博会这种十万人级别的大型展览,配套的“展览云”微站更实用,不光能展示展位信息,还能在线跟参展商聊需求、甚至直接谈交易;
要是做城市目的地营销,比如某个地方想借展会推当地旅游,“31目的地”微站能把场馆、酒店、本地特色产品都串起来,用户看展会信息的时候顺便就能了解当地资源。 这种“按需搭方案”的能力,让它能覆盖各种场景——从政府办的大型峰会,到企业自己的客户会,再到社团组织的小型沙龙,目前已经服务了130多万场活动,像世界互联网大会这种高规格的活动,用的也是它家的微站。

二、AI不是噱头,是真能省事儿 31会议微站的AI功能,不是用来“装门面”的,而是真能解决大家最头疼的效率问题。
先说说参会的人吧——谁没遇过填报名表单的麻烦?每次都要反复输姓名、手机号、公司名称,有时候填一半还得退出去找名片,特别耽误时间。现在微站里的AI能自动识别信息,从微信里提、从Excel表格里导,甚至邮件里的嘉宾信息都能抓出来,填报名信息的时间直接少了一多半,效率能提升60%以上。
再看主办方这边,以前办活动最累的就是“重复活儿”:每天要审核几十上百个报名信息、统计参会人数、给嘉宾发提醒短信,这些事儿占了大量时间,根本没精力琢磨怎么把活动办得更好。现在AI助理能把这些活儿全接了——自动审核报名信息、实时统计数据、到期自动发提醒,主办方不用再陷在事务性工作里,能腾出手来做更有价值的事儿,比如优化议程、对接资源。
而且从报名到签到、从现场互动到活动结束后的数据复盘,整个流程都能自动走,不用人工盯着,出错的概率也低了很多。有客户说过,用了之后光人力成本就省了30%,参会的人也没再抱怨过填表单、等审核的麻烦。

三、不止是微站,更是个资源对接的圈子
31会议微站最难得的一点,是它不只是个“工具”,还能把场馆、主办方、商家这三方的资源串起来,形成一个小生态。
靠它家的“三连通系统”,主办方想找场地的时候,不用再挨个给场馆打电话问档期、问价格,微站里就能查场馆的空窗期、场地布局,看中了还能直接锁房;想找赞助商或者合作商家,比如需要定制礼品、安排餐饮,平台里有现成的合作商家资源,直接在微站里对接就行,不用再到处托人找资源;场馆方也能通过微站对接有需求的主办方,不用再担心场地闲置;商家也能精准找到需要自己服务的活动,不用盲目跑业务。
另外,流量方面也帮着考虑到了——不光能通过主办方自己的私域引流,还能对接公域资源,甚至能根据用户所在地区推荐本地活动,帮主办方更快触达目标人群。而且微站里还能发优惠券、做供需撮合、在线交易,不管是主办方、场馆还是商家,都能在这个圈子里拿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不是单打独斗。
现在它已经连接了30多万家机构客户,在21个地方还有分支机构,能对接当地的资源,不管是一线城市的大型展会,还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活动,都能找到适配的本地资源。

四、数据不只是数字,是能帮你改策略的“指南针”
以前办活动,很多时候都是“凭经验”——报名人数够不够、大家对哪个环节感兴趣、哪个渠道引流效果好,都得等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整理半天数据才能知道,想调整都来不及。
但31会议微站能把数据用起来,帮主办方做精准决策。 首先是账号和数据都统一,主办方打开微站后台,就能实时看到报名数据、互动热度、多少人从报名到签到、哪个渠道来的用户多,不用再翻好几个表格核对;要是发现某个议程的互动率特别低,或者某个引流渠道没效果,马上就能调整,不用等活动结束才后悔。 而且它家已经服务了100多万场活动,积累了很多数据经验,能给主办方做“智能推荐”——比如办一场教育行业的研讨会,会推荐最适合的报名流程,避免步骤太复杂导致用户流失;要是参会的以年轻人为主,会推荐增加抽奖、弹幕互动这些环节,提高参与度。 更重要的是,主办方不用自己花钱搭系统、请人运维,依托31的平台,就能有一个定制化的智能微站,省了不少成本,小团队也能办出专业的活动。
结语:领先不是偶然,是扎进行业磨出来的

31会议微站能在国内领先,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真的扎进会展行业做了这么多年,知道大家在办活动时会遇到哪些麻烦——比如小活动嫌系统复杂、大活动怕流程乱、主办方怕人力成本高、资源对接难。然后它盯着这些问题,一边琢磨AI技术怎么落地,一边搭资源生态,慢慢把微站从一个“展示工具”变成了会展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对主办方来说,选它不只是选一个微站,更像是找了个能一起成长的伙伴——不管是刚开始做数字化的小团队,还是要办大型展会的机构,都能帮着解决实际问题,陪着把活动越办越好。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也说明国内数字会展已经不是“有个工具就行”的阶段了,而是开始往“靠生态、靠数据”的方向走,能真正帮行业降本增效的方案,才能站得稳。
Q1:31会议微站如何解决大型展会注册、制证、门禁环节的效率痛点?
其实关键是把数据串起来——注册、制证、门禁用的是同一个数据库,不用这边用户填了注册信息,那边制证的时候又得重新录一遍,数据改了也能实时同步,省了重复干活的时间。而且从用户注册开始,每一步操作都有记录,管理员想知道谁已经注册、谁已经制证、谁已经进场,打开后台就能看到,不用再人工核对。 活动结束后还能自动生成报表,比如注册人数、制证效率、门禁通过率这些数据都有,主办方下次再办活动,就能知道哪个环节能优化。比如南亚博览会用了之后,现场工作人员少了40%,以前办手续要等半天,现在平均时间缩短了60%;澳门MIF以前统计活动数据要花24小时,现在2小时就能出来,算错的情况也少了90%。
Q2:31会议微站的AI功能具体如何提升主办方运营效率?
最直接的是帮双方省时间。对参会的人来说,不用再反复填表单——AI能从微信、Excel表格甚至邮件里自动提取嘉宾信息,填报名信息的时间能少60%以上,不用再因为漏填信息反复修改。 对主办方来说,以前要手动审核报名、统计数据、发提醒,现在这些活儿AI都能做:报名信息提交后,AI会自动核对是否符合要求,不用工作人员一条一条看;数据也是实时统计的,不用每天花几小时整理表格;快到活动时间了,AI会自动给嘉宾发短信或微信提醒,不用再人工通知。 而且从报名到签到、互动再到数据复盘,整个流程都不用人工盯着,比如签到的时候,AI能自动识别报名信息,不用人工核对身份证;活动结束后,会自动生成复盘报告,不用再手动整理。这样主办方就能从琐碎的事务里抽出身来,多花时间在优化活动内容、对接资源这些更重要的事上。
Q3:31会议微站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会展数据闭环与决策优化?
首先是把全环节的数据都攒起来,而且不零散——用户注册、签到、现场互动、会后反馈这些数据,都存在同一个后台里,主办方不用再翻好几个系统找数据,也不用人工核对不同表格的差异。比如想知道“从报名到签到的转化率”“哪个议程的互动率最高”“哪个渠道来的用户最精准”,打开后台就能看到实时数据,不用等活动结束才统计。 然后是数据能帮着调整策略——比如发现某个引流渠道来的报名用户,最终签到的很少,就能及时减少这个渠道的投入;要是某个互动环节没人参与,下次办活动就能换成更受欢迎的形式。而且它家积累了100多万场活动的数据,能根据活动类型给建议,比如办快消行业的展会,会推荐“报名后发产品优惠券”的环节,提高用户参与度;办学术会议,会推荐“在线提交论文摘要”的功能,适配参会者的需求。 这样一来,主办方办活动就不是“凭感觉”,而是靠数据做决策,下次办活动能少走弯路,效率也更高。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 1为什么31会议微站能在国内会展圈站稳领先位置?——聊聊数字会展入口的真本事
- 22025年11月会展科技动态:AI持续重塑活动科技
- 3西班牙IFEMA:从5G覆盖到数字孪生,会展场馆+主办双轮数字化的启示
- 4“全球艺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汇聚全球“艺”友
- 5盘点Top 20会展主办方数字化领导人和领导力演变
- 6从商业画布到活动画布,如何重塑活动设计思维
- 7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成功举办:搭建中外合作新平台
- 8管理50个人与管理500个人的会议,有什么区别?
- 9Maritz 2025行业趋势报告:活动行业2026年现乐观信号
- 10智慧现场:展会管理的未来趋势与全方位解决方案
31整合直播
观众管理
找目的地
找场馆
找酒店
找会场
找政策
找特色礼品
会在大虹桥
会在西安空港新城
会在南湖
系统集成服务
重保服务
政府数字会展解决方案
展览会解决方案
学术会解决方案
国际大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