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杨正 >决战第四季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决战第四季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023/9/8 来源:原创 作者:杨正 关键词:展会 复盘 洞察



2023年的下半场,从第四季度开始。


不难理解,今年的前三季度会展圈甚至全国的服务业都在“突变→狂喜→复项→抓钱”的畅想中摸索,迸发式推演,起码验证了两个结论——首先,从政府、到主办、再到场馆与搭建,都憋坏了;再者,从政府、到主办、再到场馆与搭建,全差钱了。


在两周前的宁波会展业20周年的专业论坛上,从业者讨论过下半年内地会展业的发展趋势,百家争鸣,有畏有期;间隔半月后服贸会会展业论坛上,与会者桌间交流多秉持谨慎之态,如数家珍的盘点着延期的展会,一板一眼的剖析着行业的洼点。

1.jpg


在十几家有文可考的延期展会中,只有极个别项目诸如“第十七届农机展”给出延期至的具体时间(12月18日),其他项目均未给出复始的具体节点。大部分延期函多强化歉意,部分延期通知借此突出了展会的权重,只有独此一位的“耿直boy”、“2023年中国西部人工智博会”,其在纸面上提及了延期的要点——“因后疫情时期同类、同时段展会较多,为避免同类展览会集中举办......”。字不在多,但在敢说,在后疫情时期的项目井喷时代,展会的主办方竟然也离开了舒适市场,从项目方严谨的选择市场,转折成产业市场苛刻的在挑选项目方。


2.png


会展业界一直有种说法,同类项目只有前三位可以活下来。在GDP常年7%以上增长率的既往,这种提法始终缺乏验证的市场。泛体育类展、食品类展与茶叶类展,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为地域割据的姿态,要么品牌展会带着各地展商巡转、要么我的地盘您根本进不来。在此种会展生态中,项目主办方的意愿与水平是精准的指南针。一直以来,品牌展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勾勒着中国会展经济的版图,实打实的“用双脚踩出真知”;但在后疫情的2023年,展会主办者们突然发现难度不大的项目却很难办,竟找不出“双脚的踏勘点”。


3.png


“中国是会展业大国,却不是会展业强国”——大国到强国的真谛,无外乎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加法已经做到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展览市场,减法就在于内地展览市场肯于且敢于优势聚合与重装升级。目前的格局是,“肯于”与“敢于”做减法的力度,远不比对现实低头的“迫于”,一个长期粗放发展却缺乏市场化充分竞争的泛展览市场,或只能通过时代的利刃来刮骨疗伤。

现在迎来了这个机遇。


作为芸芸组展商中的一员,我负责的一些项目亦经历了重组与延办。与同仁一致,延办不是停办,是为了更好的举办,是为了让展商与买家有更大的收获感,是为了让展会的品牌在后疫情时代的首年不蒙尘不蒙羞——慢下来,咂摸出一直被忽略的逻辑性与品质感。


展会项目被迫延期,短期阵痛,长期镇痛——弯道超车后难免有几个踉跄,即使摔倒了也可快速起身——了解这个赛道可同时跑几位选手,门儿清自身实力能超过几位队友,方可制定参赛目标并收获完赛体验。


4.jpg


辛弃疾在59岁高龄时,仍是百挫不畏,写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千古名句。这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亦是一种浪漫的心态——疫后延办奈我何?更慢了,也更好了。青山不改,会展常开。


9月秋高,决战第四季!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张凡 | 高校会展专业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张凡|复盘与洞察 展后工作总结的创新
专栏作者

杨正

湖北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CE行业人士。现任31会议研究院执行院长、31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行业专家,负责会展数字化研究、规划、设计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会议圈”(meetingnet) 公众号媒体主。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