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杨正 >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的测算

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的测算

2021/6/25 来源:原创 作者:杨正 关键词:会展活动 经济效率 产业经济 经济预测 商业生态系统

阿尔弗雷德·韦伯在1906年出版的《产业区位论》(学术界一般翻译为《工业区位论》,但翻译为产业区位论更合适,编者注),《产业区位论》是学术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研究产业、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效应的著作,从此以后也就奠定了区位优势理论。

 

在这里还是要补充说一下阿尔弗雷德·韦伯,对的,看到韦伯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另一个韦伯,马克斯·韦伯。对的,猜对了这是亲兄弟,一对牛人儿。

 

《产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主要研究的是劳动力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优势形成的产业区位优势如何对产业集聚区产生集聚效应。但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分工突破了组织和地域的边界,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区位优势有了更多的内涵。

 

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关系和环境列为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产业集群”概念因此而形成。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网络化的生产组织形态,产业集群是产业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如硅谷、中关村、珠三角等),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地理空间聚集能够带来“外部性”,比如人才的共享、物流成本节约、知识和信息的扩散等,这是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波特启发了后来的学者,20世纪90年代,大卫·梯斯(David J.Teece)提出了动态战略理论,以生态(ecosystem)来描述产业网络环境,从此以后,生态便成为所有动态战略分析的环境背景(本段和下面几段全文节选自《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

 

1993年,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借用生态关系来类比企业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跨界、共同进化、创新、社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迅速在业界传播开来。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商业生态正是围绕着一个或若干核心企业构建的、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生产组织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各类组织复杂交互,既“人各有志”又“互惠共进”,共同演化成为一种竞合平衡、环境适应、稳定进化的社会生产形态。与产业集群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商业生态系统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是基于分工与产业联系形成的商业价值网络。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与人才流动早已超越了地域限制,数据更是成为与交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无关(传相对数据价值而言,网络传输成本本身微不足道)的生产要素,知识与信息的扩散跟随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以及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对照产业集群的“外部性红利”,可以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正是这样一种不受地理空间局限、在数据与商业关联、知识与信息交互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数字化产业聚集,新生产要素在共享中得以价值最大化释放。

 

商业生态作为新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是分工、竞争、技术变迁与企业组织动态演进的产物。

 

手工业时代,受技术局限,商业经营扩大生产的方式无非是原有前店后厂、坐贾行商经营品种外,增加新的手工业品种,即“向范围经济要效益”。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特别是福特式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以来,企业规模扩大,沿着产业链方向上“纵向一体化”成为常态,即“向规模经济要效益”。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面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弹性生产、追求快速响应的“速度经济”逐渐成为主流,产业内、产品内分工逐步细化基础上的分包、开放式创新、产业联盟得以充分发展,很多领域甚至形成了全球协同的供应链,“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企业形态已经被淘汰。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体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产品融入信息要素成为智能产品或信息化产品。硬件通用化、软件差异化和生产敏捷化逐渐成为主流模式。

 

以上基本是对于产业集聚效应的概要性的梳理。

 

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是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于二战以后,快速发展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引入国内。

 

对于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拉动效应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1:9的拉动效应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还有媒体在报纸上提出,某个城市举办一场国际会议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钞票的说法。

 

对于以上1:9缺乏实证研究,也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肯定缺乏严谨的研究范式逻辑。1:9的1是什么,9是什么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内涵。但是这个1:9确实忽悠了媒体和政府,顺应了国内政府对于通过会展拉动城市经济的期盼。

 

前不久,楚有才撰文提出了会展产业的两个循环,见《一张图理解会展的双循环》,提出研究会展应该立足两个视角,一个是会展作为大商旅问的消费性拉动。其二是对于会展所在的产业的拉动效应,后者甚至是更重要的,因此会展人必须同时是产业人。

 

会议圈最近梳理并研究了国外对于会展经济拉动效应的一些研究,梳理了一些研究观点和报告,特此列举如下,感兴趣的地方政府也好、主办方也好、学者也好,不妨对照看看。

 

第一个是经合组织对于国际活动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评估指南,报告和链接如下:

Implementing the OECD recommendation on global events and local development (经济合作组织关于全球活动与当地发展指南)

https://www.oecd.org/cfe/leed/Implementing-the-OECD-Recommendation-on-Global-Events-Toolkit.pdf

 

第二个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的一些民间机构和行业社团组织自发成立的一个院外游说团,发起“会展即商机”(Meetings Mean Business),这是一个行业联盟,以展示商业会议、贸易展览、奖励旅行、展览和会议给人们、企业和社区带来的不可否认的价值。通过召集行业倡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开展原创研究、与外界声音接触等等,该联盟将业界团结在一起,强调其重要性。该联盟由50多名成员组成,以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将会议行业团结在一起。这个行业也有一些研究报告,具体见这个连接。

https://www.meetingsmeanbusiness.com/

 

第三个是EIC(活动产业理事会)联合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商务活动的经济影响力的研究报告(global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business events

https://dev-meetingsmeanbusiness.pantheonsite.io/sites/default/files/OE-EIC%20Global%20Meetings%20Significance%20%28FINAL%29%202018-11-09-2018.pdf

 

第四个是此前会议圈发表过的美国的一个政府会展——高点家具博览会发布的这个博览会对高点市经济的拉动作用(HIGH POINT MARKET ECONOMIC IMPACT

https://highpointmarketauthority.org/economic-impact

https://highpointmarketauthority.org/download/High-Point-Market-Economic-Impact-Report-2018.pdf

 

第五个是国际活动主办者协会提出的活动影响力标准,这个研究比较详实,提出了研究构架。具体文字不在翻译。


EVENT IMPACT STANDARDS(b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ent Hosts)

https://www.eventhosts.org/resources/event-impact-standards/

 

最后,是一些其他组织的关于活动的拉动效应的计算工具:

Event impacts

https://www.eventimpacts.com/

 

Event economy

https://eventeconomics.com/

 

EVENT IMPACT CALCULATOR (by destination international,国际目的地营销协会)

https://destinationsinternational.org/event-impact-calculator

 OM文章底部二维码.jpg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引导员在会议活动之中的应用 下一篇:战疫前行 力促发展 | 中国展览业2020年发展分析
专栏作者

杨正

湖北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CE行业人士。现任31会议研究院执行院长、31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行业专家,负责会展数字化研究、规划、设计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会议圈”(meetingnet) 公众号媒体主。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