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杨正 >一张图理解会展活动的“双循环”

一张图理解会展活动的“双循环”

2021/5/12 来源:原创 作者:杨正 关键词:双循环 会展活动 双循环结构 会展服务 会展新基建模式

会展活动是推进国家战略、促进投资贸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文化体育交流、拉动消费、丰富居民生活的重要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张图理解会展活动的“双循环”1.png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先生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名为《会展业在双循环格局中的使命与担当》,这篇文章反复读了三次,结合我们对会展的理解,我认为会展活动本身也存在一个双循环和大循环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看会展活动的双循环,如何理解会展活动的双循环,这里有一幅图。

一张图理解会展活动的“双循环”1.png

如图所示,位于中间的会展活动其实是拉动了两个产业,第一个产业是会展自身,即会展活动对会展经济本身的拉动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1:9也好,1:10也好,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也好,都是这个第一循环。处于第一循环的人是会展人,服务会展行业。


起作用的机制是会展带来大量的商旅客,进而带来对高端商旅服务、体验服务、创意社交体验、目的地文化的综合需求,从而拉动目的地的泛会展活动经济。


位于右边的是会展活动的第二个循环,即会展服务某一个特定产业的循环。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会展,每一个产业的人都有就是许锋提出的会展BEN和会展MEN”的需求。他们聚集在一起,碰撞、融合、创造火花,带来美第奇效应,创造产业勃勃生机。储祥银先生所说的会展在当今格局下的新使命和新担当是指会展活动拉动产业经济的效应。处在这个圈里面的人应该定位为产业人。 


因此,会展活动的行业人应该同是会展行业人也是所服务的产业人,这样才能做好会展活动,才能搞好两个循环。


其次,我们来看看会展活动的大循环,如何理解会展活动的大循环,这里也有一幅图。

图片

随着越来越多的会展活动的集聚,城市出现一个会展集聚区,随着会展的做大做强,产业也在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聚区。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到在内部的双循环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大循环,这个大循环就是内部的双循环促进了产城融合(城市内城市会展经济的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产业之间以及同一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

 

如果说里面的双循环是微观经济学,那么外部的大循环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日前,成都提出的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圈长制、链长制......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加快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

最后,对于会展行业而言,有什么启示呢?

 

会展人要把握的双循环与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外贸和内需相结合的双循环具有不一样的结构和原理,但是也正是我们忽视的部分。

 

我们高校开设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也没有很好的理清这个关系,今天晚上特地画了两幅图,试图把这个会展自己的双循环和大循环搞清楚。

 

再说明白一点,在第一幅图的双循环还可以延伸出程治刚先生提出的一体两翼的会展新基建模式。

图片

会展活动和产业活动都需要城市空间,无论是会展空间还是中央商务区还是产业园区,活动离不开空间,这里面有一个空间的数字化。一边是会展的共享平台,另一边是产业的互联网平台。

 

最后,上述概念的梳理离不开文中各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也离不开外交学院施展老师的启发,他的《溢出》值得一看!

 

谨以此文,祝福会展复苏,复能,复产,道路是曲折的,前路是光明的,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OM文章底部二维码.jpg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区别会议活动中的管理和领导 下一篇:会奖目的地营销工作的20个“1”
专栏作者

杨正

湖北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CE行业人士。现任31会议研究院执行院长、31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行业专家,负责会展数字化研究、规划、设计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会议圈”(meetingnet) 公众号媒体主。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