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学习型组织 是不断进取的需要
创办“学习型组织”,是国际管理学界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其理论奠基者——彼得·圣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在1990年完成的《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成为创办“学习型组织”的扛鼎之作。
在中国,“学习型组织”概念在2000年后趋热。党政高层的学习制度已经体系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与重大政策出台密切相关。最近开展的大规模调研活动,必将推动自上而下的学习热潮。
中国会展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行业,是加入WTO之后的发展。作为后发行业,学习先进主要是对标国际先进。如1957年创办的广交会,直至1990年才采用标准展位。又如展馆建设,直至2000年才有类同发达国家的专业展馆建筑(以上海新浦东、成都世纪城为代表)。
因此,对于中国会展业而言,向先进学习既是自身需求,也是形势倒逼。这种需求与倒逼,相辅相成,始终是中国会展业成长的动力。
创办“学习型组织”,是学习上的自觉。其内涵是,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在组织形态下的集体学习;不是凭兴趣的学习,而是为提升组织素质的有目标的学习;不是突击性的学习,而是制度化的长期学习;不是为应付上级的学习,而是发自内省需要的学习。
打造学习型会展公司的参考标准
在会展界,创办“学习型组织”的重点,是打造学习型的会展公司。是不是学习型公司,以下标准可供参考:
有没有培训制度,包括新人培训、全员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在形式上,内训制度化,外训经常化。
有没有围绕经营管理中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组织的专项研讨活动,如线上营销、数字化转型、AI工具应用等。
有没有一批热爱学习的骨干员工,中高层管理者中有没有内训讲师。
有没有激励与考核员工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的方法和制度。
打造学习型会展公司的三个重点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打造学习型会展公司十分重要。不重视学习的公司,没有学习能力的公司,不但跟不上发展需要,面临淘汰出局之危,而且对青年员工吸引力下降,难以解决人才青黄不接之困。
打造学习型会展公司,重点有三:
一是,公司“一把手”要成为学习的带头人;
二是,公司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做到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围绕企业发展、改善经营管理和补强业务短板三方面需要,将学习与战略发展、管理改革和业务创新结合起来,将新知传播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务实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培植企业进步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