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再不写点什么,实在“对不起”这顽固不化的糟糕疫情。
自4月1日浦西实行封控以来,除了学校的正常工作,我一直在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也因此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社区工作。过去一周,我对城市综合治理、基层管理与社区自治等有了更多直接感悟。的确,时代的灰尘落在每一个普通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在这一波疫情防控中,尽管受疫情影响巨大,但很多会展和活动领域的朋友(为了表述方便,后文统称为“会展人”)都积极参与了社区志愿者等工作,有些还参加了方舱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我有几个互动频率很高的小群,大家白天在工作之余参加志愿者服务,晚上就组织吐槽大会或进行经验分享。大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会展人在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中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我甚至在想,如何能推动街道和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掌握更多专业的活动管理知识、方法与工具。不管是对于防控工作组织,还是调整居民情绪,这都将是大有裨益的。即便做个团购买菜的团长,也能把事情梳理得清清楚楚,做出一股浓厚的会展感。
注:图片来自朋友圈的周小姐
看来,我的活动三部曲之三——《活动与社区建设》一书需要加快写作进度。去年做苏河源社区美好生活创想节(在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的案例也要发扬光大,并尽快推出“社区活动管理师培训证书”。
不管是参展、参会还是自己组织活动,企业都需要会展。同样,不管是社区文化建设,还是服务于民,社区生活也需要会展。
无独有偶,昨天看到活动汪上的一篇推文。里面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在疫情防控中)作为专业的活动工作者,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贡献一份力量。
由此说开去,包括会展在内的商务活动以及面向美好生活建设的休闲、文化、艺术类活动,都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去年11月,时尚大牌Prada牵手位于上海市乌鲁木齐路中路的乌中市集,让奢侈与烟火气交相辉映,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场景。
注: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正如一位店主所言,“我们希望自身的空间能够服务周边,他们来这里不仅可以采购东西,也可以只是逛一逛,享受慢时光。”这样才符合附近社区居民的需求特点。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举办商务会展活动就是要为参与者提供一种特定的时空,只不过会更加强调商务交流、合作与交易。
还有很多话想说,但实在太困了,要不就写到这里。
最后,一起来看两则有价值的硬广。其中,2022年中国会展主办机构数字化调研报告发布会将和会展数字化之路春季沙龙协同举办,时间是明天下午;《讲述》第3期的主题是“新冠疫情、数字化与英国会展业发展,分享人为英国梅森会展管理有限公司(Mason Events Management Ltd) CEO 郑喆(Shirley) ,时间安排在本周五晚上。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