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早已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但相对传统的网站、电子邮件等工具在商业沟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0年,我应邀到某展览公司做了一个内部分享,当时提出了一个展览会官方网站的“纵+横原理”,自那以后,该公司几乎所有会展项目的官方网站都采取了类似的设计思路,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实,从城市会展资讯到项目管理,会展行业各类主体的官方网站都可大致遵循“纵+横”的理念。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些个人认为不错的网站模板:
1、城市门户网站
先还是说一个更大的话题。许多国际城市特别是旅游业发达城市都建设有很棒的门户网站。在众多网站中,我还是最推崇阿姆斯特丹的做法。2009年,阿姆斯特丹把旅游、商务、文化、居住、工作和学习等资讯整合到同一个目的地营销平台上——http://www.iamsterdam.com。在这个门户网站上,包括旅游者、会展和活动组织者、创业者、留学生、移民等在内的各种利益主体都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也能在更加深入了解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
2009年
2017年
从上面的框架看得出,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门户网站非常符合科特勒关于地方和城市营销的核心理念——可投资性、可旅游性、可生活性和可发展性。当然,各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强化可学习性、可创业性等其他特色维度。
我对上海启动新一轮国际目的地营销工作的几点建议
2、目的地官网
从CVB工作的角度来讲,在诸多城市的目的地官方网站中,我个人很喜欢旧金山2013年的版本。营销的对象主要包括旅游者(最好在二级目录中将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分开)、会展组织者、旅游公司、媒体与合作伙伴。
鉴于目前国内的政府部门划分,我国城市的旅游和会展目的地大都会建立专门的资讯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和行业政务网放在一起,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做得好。
巴塞罗那会议局主管的“巴塞罗那会展资讯网”值得借鉴——
3、行业协会网站
讨论会展行业的协会发展,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笼统而论,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将会议、展览、奖励旅游、主办方、供应商等分得更细;二是要围绕协会如何为行业发展和会员创造价值等核心问题。
我们可以从IAEE、PCMA等协会的官方网站看出这些协会的主要业务:开展教育培训,组织专业活动,提供市场研究、出版与资讯等产品,代表行业声音,促进行业自律等。
PCMA官方网站首页包括协会介绍、教育及认证培训、Convene杂志(注:是PCMA的官方出版物)、活动和会员等主要导航栏。
IAEE官方网站首页包括协会介绍、活动与教育、CEM认证培训、会员资格、资源、职业发展、全球站点等主要导航栏。
另外,有些更加细分的行业协会也做得很好。据我的观察,之前杭州会议与奖励旅游业协会的官方网站做得不错的,但最近试了几次,http://www.micehangzhou.com都打不开。个中原因我了解了一下,在这里就不公开讨论了。
4、会展场馆的网站
会展场馆不能仅将服务的焦点放在主办方身上,应该细致到观众和参展商工作人员等每个个体上。
例如,奥兰多橘子郡会展中心的官方网站设有面向观众、主办方、参展商、社区、新闻媒体和广告商等多种利益相关者的专门栏目,信息量庞大且指向明确、归类有序。
在国内,即使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场馆,官方网站仍有明显的改进空间。
5、会展项目
关于展览会的官方网站设计,我和另一位学者曾以3个展览会为案例做过比较分析,感兴趣的同仁可以在网上查询。
我个人特别喜欢2006 PROMO Conference & Expo的官网,是典型的“纵+横原理”的体现,横向的是所有访问者都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注册、会议活动、展品、场地平面图、旅行服务、联系方式、合作机会等,纵向的则按观众、参展商、赞助商、媒体等主要客户类型来划分。
同样,2009年CES的官网也按照主要受众类型,设置了专业观众、参展商、新闻媒体和国际观众等一级导航栏。
会议的官方网站设计,基本可以参照。
其实,还有展览公司、会议公司、展示设计公司等多种主体没有讨论,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同样是展览公司,传统的展会组织者和基于产业资讯/整合营销服务的展会组织者,网站也存在显著区别。
限于篇幅,就写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