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10日在海口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博览会,是海南建设自贸港的一件大事。同时是中国展览业的一件大事。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6月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家级展会境外展品在展期内进口和销售享受免税政策,免税政策由有关部门具体制定。”经过一年筹备,消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工作,在会展平台建设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对于中国展览界而言,举办消博会的意义在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国家级展会第一梯队的阵营扩容为四个,即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和消博会。二是,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以消费为主题的展会,主办方要如何操盘。
高层次策划 高端消费品国际展定位
消博会写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并给予境外展品在展会期间销售的免税政策,彰显展会立项决策的高层次,也体现创办消博会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特殊作用。由此可知,创立国家级展会尤其是第一梯队的项目策划,往往是国家发展的大棋局中布局阶段的一步“先手棋”。其以展会形式搭建的平台,除服务经济贸易之外,兼有政策宣导、成就展示、促进对外交往的综合功能。
正因如此,首届消博会以8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规模(海口国际会展中心满馆)登场。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家企业参展,2500多个品牌参展(其中国际品牌1300多个),实现了国际展、高端消费品展的定位。
清除“展虫” 值得点赞
消博会是B2C性质的展会吗?这是许多会展界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之所以关心,是因为大多数政府展习惯于B2C(甚至认为只能是B2C),故而导致展会成为消费品卖场,举办地高龄老人成为观众主流,并引发大量“展虫”蹭会;还因为消博会以消费品为主题,免税也是针对消费者,B2C似乎理所当然。
NBA在首届消博会上的展台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然而4天的消博会,只有最后一天是普通观众日,前三天只接待专业观众。普通观众参观必须提前预约,同时要购买门票。这种安排,在政府展中鲜见。
消博会以专业展为主的定位,还体现在展览范围的设计上。其分为时尚生活、旅居生活、珠宝钻石、食品保健品、综合服务展区和各省市区展品等6个展区,着力体现高端消费品展会的特色。在展会现场,环境布置以及运营服务均显示了较高水平,主办方的用心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据悉,为提高展会品质,对于混进消博会的“展虫”,海南省政府有关方面严令清除。某国内知名展览公司组展500平方米,清理“展虫”后仅剩200平方米。这一点特别值得其他政府展对标学习。
根据展后报道,消博会专业观众为3万多人(各省市区组团参观起了很大作用)。总的看,专业观众数量仍需扩大。考虑到依靠政府组团参观难以长期维系,观众邀约将是消博会持续举办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