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在会展活动中不可或缺。忽视或缺乏仪式感的会展活动,会削弱对受众的吸引力。
进博会——虹桥展馆门前的旗帜
本世纪初,在与香港讯通展览公司合作项目时,印象很深的事情,是讯通公司高管出席公开场合都着西装,哪怕是夏日炎炎。在展会举办期间,尤其是开幕当天,公司要求员工必须正装在岗。对于女员工,则要求她们穿出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理由是,公司邀请的客人来了,需要盛装相迎。在展商接待处,接待台上要摆放一大束鲜花,以示渲染和热情。
若干年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在追求会展活动的仪式感。
礼仪之邦 文化一脉
仪式,是礼仪的外在呈现。仪式感,则是受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于礼仪的感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其核心是礼制。礼制的要义是社会秩序的规范。
礼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夫子是礼制专家。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和传承周礼。生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将政治失序评论为礼崩乐坏。从中可知,在2500多年前,音乐(泛指在祭祀、典礼场合中的文艺表演)已是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在当代中国,礼仪仍是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存在。春节团拜、端午龙舟、中秋赏月,传统节庆的礼仪依然鲜活。在单位里开会,在家庭里聚餐,场面上或桌面上的礼数多有讲究,不能乱套。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塑或规范了重大活动的礼仪,如升国旗、阅兵、政府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勋章颁授、公祭等,彰显了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
会展礼仪 不可或缺
仪式感之于会展活动,其必要性有三:
一是,会展是受众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聚集的大型活动,注重仪式可以营造氛围、体现秩序;
二是,会展是受众以视角方式参与的活动,注重仪式可令人赏心悦目,沉浸其中;
三是,会展是受众体验服务的现场性活动,注重仪式既是主办方礼节的呈现,也是受众分享服务的过程。
东方航空公司空姐团队服务进博会
四方面营造仪式感
会展活动的仪式感,主要体现在下列环节:
举办开幕式——又称为开幕典礼,足见仪式感之强烈与隆重
布置展场或会场、搭建服务设施——为仪式感创造环境
设计配套活动议程——展现有秩序的仪式感
配置工作人员和礼仪人员——体现标准化、人性化服务的仪式感
增强仪式感 从意识到策划
会展活动仪式感并不能自然产生,必须由主办方营造。
营造仪式感,会展主办方需要有意识地追求,而不应缺乏认知,不予重视。
营造仪式感,要有设计。这种设计应符合会展项目的需要与个性。主办方的审美水准对于仪式的设计与操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