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闻某二线城市的一家展览公司参加高校招聘会。在询问会展专业毕业生应聘什么岗位时,得到的答复都是会展策划。但这家公司想招聘营销人员,尤其是具备写作新闻或邀约观众技能的学生。
学习会展专业是为了服务会展经济、会展行业和会展企业。按市场经济的原则,企业需求即为市场需求。然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与企业的需求明显错位。这种情况已存在很多年了。其结果是:毕业生在会展业的就业率很低。
展览公司招聘新人做什么
要矫正错位,大学生就必须了解需求。
展览公司招聘的新人,集中于销售和营销两类岗位。
对于展览公司而言,创造营业收入依靠销售,销售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销售人员在公司员工中的占比往往达50%以上。民营中小展览公司销售人员的占比更高。
展会的销售业务,围绕收集客户(展商)信息、联系并动员客户参展、签订参展合同、收取客户展位费、服务客户参展等环节展开。由于业务技能并不复杂,新人履职容易上手。
展览公司的营销人员负责展会的市场推广工作,其服务于销售,主要分为邀约观众、维护自媒体和组织配套活动三方面业务:
邀约观众工作 | 由信息收集、整理、核实、入库、邀约、现场登记、数据分析等业务环节组成。
维护自媒体工作 | 现在主要是维护展会的微信公众号,按天或按周的生产新闻内容,是业务常态。
组织配套活动工作 | 包括操作开幕式、新闻发布会、专业会议以及赛事、演艺等展会配套活动。
由上可见,营销业务分工较细,技能复杂。新人上岗后如无老员工手把手辅导,在短时间内难以发挥作用。
招聘需求的洞察
近三年来,展览公司对于营销人员的需求普遍大于销售人员。
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的展会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其作用日益凸显,运维业务趋于日常化、专业化,但人才匮乏;一方面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司意识到必须补强营销业务的短板,但因自身缺乏培训能力,希望在市场上找到技能匹配的人。
在此背景下,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营销人员,尤其是具有内容生产潜质的新人,或者是悟性好、可以自学成才的新人,就成为展览公司的热门需求。
展览公司对于销售人员的招聘,则因公司不同而需求各异。
一般而言,新公司或创办新项目的公司,会批量招聘做销售的新人。
老公司招聘新人做销售,或因老项目开辟新版块,或因增强项目团队活力(促进内部竞争,对老员工造成压力),但不会批量招聘。
会展专业的毕业生 要适应需求
高校的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和会展策划专业(专科)的毕业生,理当适应包括展览公司在内的会展业用人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为何与企业需求错位,原因大体有三:
误以为会展业靠项目策划而存活,并以为会展业缺乏策划人才;
误以为入职会展公司做的是管理工作,尤其是策划管理,而不是做具体业务工作;
误以为在学校学的“理论”可以解决就业上岗的业务技能问题。
我认为,第二、第三个原因是由第一个原因导致的。
毋庸讳言,会展业是充满创意的行业。展览、会议项目的策划确实是会展主办方(包括展览公司在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必须指出,项目策划属于主办方战略管理范畴,参与者只能是主办方的高中层管理者,非普通员工尤其是新人可以为之。况且项目策划需要宽口径的知识、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项目实操落地的能力,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如何担此重任?!此外,项目策划工作固然重要,但绝非主办方的日常工作。
一个不懂得展会销售业务的人,难道可以把握新项目的市场需求?!
一个做不好展会配套活动策划的人,难道可以策划整个展会项目?!
一个不具备项目管理经验的人,难道可以带领做项目的团队?!
以下观点 供学习会展专业的大学生思考
1 展览公司没有纯粹的策划岗位,也不可能有只做策划而不作项目实操的管理者。
2 在展览公司成长为中高层管理者,必须从销售、营销岗位做起。将帅必起于卒伍,此乃职场晋升之道。
3 高校会展专业非理论研究型专业,而是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在校学的不过是书本知识(我不认为是理论),要获得从业的岗位技能,须靠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入职公司后的培训(包括老员工辅导)。换言之,业务技能不可能在学校完全习得,必须经过从业实践。
4 要解决不愿意做销售、又做不了营销的问题。先做销售、再转营销,是可选择的入职路径。销售岗位并不低下,企业家出身销售的比比皆是,如卡内基、董明珠、杨元庆、张学山(振威展览公司董事长)。
5 会展业是“小而美”的行业,因其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故可接纳多学科的大学生从业。会展专业大学生如不青睐,会展业未来的领军人物必将大量出自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