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线上会展从理念到实践经历了半年的探索,终于有了一些探索性的结果和发现。
线上会展(以B2B商业贸易展为例),除了展览展示和搜索功能(满足找得到展商和展品的需求)之外,还要有供采对接的功能(预约洽谈(会)、及时聊天(聊)、在线询盘、直播带货、智能匹配等不同的形式),那么哪一种效果更好呢?(预约洽谈的具体场景请见:《会展中的百种商务洽谈场景》)
尽管短期内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可以明确的说通过即时聊天(IM)工具以图文的形式的聊(Chat)比通过直接预约视频会议或语音会议进行预约洽谈更常见、更实用、更适用、更好用。
在线展会从采购商的视角而言,其核心诉求就是几句话:进的来、找得到、聊得好(具体见:《B2B线上展会与电商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个聊得好主要是文字形式的聊得好,而不是直接预约一个语音\视频会议的聊得好。
为什么文字chat比语音的约谈更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展会的核心目标也是获新客,沟通的双方通常是陌生人,彼此之前不熟悉,否则不会这么费周折的通过在线平台去聊。
既然是陌生人,彼此不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之中一定有一个慢慢的了解的过程。
陌生人熟悉的场景与谈恋爱一样,除了一见钟情火热的之外,绝大多数都遵循慢慢的了解的渐进过程,就是:发现/搜索、观察、打听、发短信(文字聊)、电话、约会(见面聊)……
因此,陌生人熟悉的场景(尤其是线上场景),对于直接约一个视频会议室很抗拒的。因为这个直接面对面的交谈的时机还不到,彼此之间还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和陌生感。
其次,文字聊天的场景更适合初期聊天,使用简单,打开对话框,键盘弹几句话就好,等对方回复是不是你的菜,再继续聊下去,必要的时候再约线下或线上的会议进行深度沟通。但是在线的预约洽谈使用场景很复杂,不仅需要展商提前设置日程,还需要专业观众去查看日程,选择时段,发送预约邀请,等待对方回复,确定日程,等到了时间再上线,错过了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预约F2F的会谈流繁琐、复杂、不友好。
文字聊天不仅使用简单,需要的准备也很少,询问基础信息,可以直接开始,不懂可以找翻译软件,查百度,搞清楚了再回复。如果遇到尴尬的问题可以不回或者忽略或者晚一点再回也没关系,可以避免不懂、不喜欢、不乐意、不在线等各种尴尬。但是语音和视频(面对面或屏对屏)会议是一种强社交关系,一旦见了面,你问我答就是不可避免的:连续遇到3个不懂的问题,在会谈之中简直是灾难,会影响对方对你的评价;再比如,遇到自己尴尬的蹩脚英语也都没有信心直接发起一个视频会议,更别说去预约了。
所以,预约在线的F2F会议必须是真爱才行,至少满足(相互了解、彼此熟悉、提前有准备)中的一条。
陌生人社交的场景如此,恋爱也如此,B2B商务也如此,不是一蹴而就的(直接约见的)。
不仅线上展会如此,展会的下一步,也就是更高级的商品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也是如此——聊天软件是必备的,几乎没有看到直接用视频软件和视频会议的。(为什么说交易所是展会的更高级的终极形态呢?请看:《交易会简史:从东方到西方》)。
那我们就看两家交易所的案例:商品期货交易所我们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为例,证券交易所我们以洲际交易所ICE(纽交所母公司)为例。发现文本聊天工具是最常见的,具体可见以下两个资料:
洲际交易所ICE(纽交所母公司)聊天软件(chat)使用指南:
https://www.theice.com/publicdocs/ICE_Chat_user_guide.pdf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聊天软件(chat)使用指南:
https://www.cmegroup.com/tools-information/webhelp/cmeone-chat/Content/CHAT.pdf
通常而言,交易所的IM聊天工具比通用聊天软件更复杂。具体而言,其一是要有商务功能,整合意向订单、询盘、parsed message功能,其二是要有社交功能,就是可以添加联系人,邀请客户,进行聊天的功能。其三是移动端使用场景功能。
(CME的移动端Chat示例)
(期货交易场景在Chat之中的应用)
(具有社交联系人功能的Chat)
目前线上展会专业观众所使用的聊天工具还是通用型客服软件,距离专业性的交易市场所需的专业工具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这也是因为展会还仅仅是交易的初级阶段所决定的。
引用两个案例说明,IM Chat形式是交易场景比较常见的更适用的工具。线上展会的Chat需要走持续化、移动化、社交化、类交易化运营,还有很长时间。
那么,对于线下B2B展会而言,商务预约依然是非常适用的,因为本来就是要来现场见面的。线下展会的目的就是相亲,就是促进大家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