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以下信息来源于《21世纪商业评论》,《300亿美金的Wayfair,闯出一条垂直电商的新路》。
疫情暴发后,全球消费品零售业普遍受到重创,一家美国家居电商平台Wayfair却逆势增长,从去年3月底至今,其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4倍。
最初,平台创始人在家居领域采取品牌细分战略,创立10多年,陆续上线了数百个购物网站,每个网站只销售一种品类的家居用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谷歌等搜索引擎的自然结果来做引流。
但是,分散的网站运营没办法带来理想的收益,而且,谷歌的排序算法不断进化,旗下网站在搜索结果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2011年底,创始人决定逐步关闭旗下240多个家居购物网站,统一整合到Wayfair.com,建立一站式家居电商,以便树立更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客户粘性和复购率,经营范围囊括家具、家电、家纺、灯具、建材、户外用品等家居类产品。
2014年到2019年,Wayfair营收从13亿美元逐年增长至91亿美元,2020年,营业收入为141.45亿美元,同比上涨54.98%。
Wayfair成功的启示:
疫情是否促进了这个平台在2020年的爆发?可能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绝对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自2002年以来的近20年来一直专注于家具电商。
其成功的要素,可能恰恰是其在2011年底的整合。
也就是从单品做起,做到单品领域的极致聚合平台,当所有的单品做好之后,再做整合和品牌组合,发挥集聚效应。发挥长尾与平台的双重效果。
那么对于展会主办而言,如果一开始做一个大而全的展会模式可能没办法满足市场日益专业分工细化的需求,对于初创团队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制的。
那么,从一个切入点开始,或者同时设立2-3个领域开始,等到单一细分领域都做成很强的时候再做整合,可以发挥平台的优势。
具体的会展领域此类案例应该有很多,不再举例。
Wayfair平台小工具的启示:
家具电商比较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以促进销售的达成。
Wayfair网站有几个轻量级的应用值得借鉴。
第一个是room ideas。
就是把一些粉丝、爱好者或者家装领域的专家设计布置的进行在线展示,有点类似pintrest的图片列表,进行主题分类,可以点赞。
第二个小应用是3D Room Planner。
访客可以在线设置房间大小的长宽高平面布局,在这个区域之内,从产品库里面开始布置房间,所有的家具都是实景家具,可以随意拖动、组合、更换。
房间布置好以后,可以保存效果图。
还可以从不同方位进行切换视角,进行浏览。
如果有下单意向,可以一键下单,把这个房间内的家具打包生成订单进行统一采购。
我想,这个小工具对于促进订单的作用还是不可估量的,至少使用简单,即便不买,自己动手布置一下也能满足一些好奇心的。
这个功能对于展会的启示也是不错的:
对于主办方,可以设置电子展位图,可立体从不同视角观看标摊的效果图,光地也是一样的,可以开方给展商进行简单的布置。主办方可以推荐一些没有侵权的准标准的装修模式。
对于主场服务商而言,利用这个工具可以促进一些展具的租赁。
对于搭建商而言,可以非常简单的生成一些标配的效果图给展商在线浏览,很容易的更换组建。
因为展会比家装领域更容易实现标准化,桌椅板凳,楣板,展区展位有一定的规格标准。
随着搭建商做的案例越来越多,特装搭建商可以生成自己的案例库,可以给客户进行选择,基本确定客户要的基础风格选型,减少初步的沟通,为后续定制化打下基础。
以上,就写这么多了。
刚好,中午收到了华夏家博会的观众邀约电话,遂想起写几句。
不知这个wayfair电商平台本身对华夏家博会有没有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