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在南京参加会议,遇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王胜英老师,得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已将会展志列入修志工作规划。六月,湖南师范大学蔡卫民老师在微信上告诉我,长沙市地方志的编修规划已列入会展志。
令人欣慰的事情
首先,会展志列入地方志的编修规划,表明会展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在地方志中首次有了明确地位。
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年修订版将会展业作为商业服务业的一个细分行业以来,到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会展业,再到2015年国务院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编修会展志是行业地位提高的又一证明。
其次,上海、长沙两市政府决定编修会展志具有示范意义。上海是中国乃致全球第一大会展之都,编修会展志势所必然。长沙是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会展业蓬勃于新世纪以来,修志纳入规划凸显见识不凡。上海、长沙两市编修会展志,必将带动其他城市。
第三,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支持下,本人正在编纂《中国展览业大事记1949-2019》。如果各地普遍编修会展志,历史资料就可以共享,编纂交流就有了知音。
新修方志的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中华民族记录历史的传统源自春秋时代,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已是登峰造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于这部皇皇巨著的高度赞赏。
方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其由地方政府主持编修,与国史相互呼应。唐朝已降渐成风气,至明清普及全国,留存数量甚多。
新中国大规模修志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已进入第二代方志编修阶段。第一代方志的时间断限,上讫1840年,下至1985年,涵盖近代中国清朝、民国、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第一代方志的编纂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告完成,并陆续出版发行。第二代方志的编纂工作自本世纪初启动,时间断限上讫1978年,下至2000年(各地下限时间不一)。许多地方如广东省的第二代方志已经出版。
编修会展志的意义
方志的功能,一般概括为三个方面:存史、资治、教化。
存史,就是保存重要的历史资料。
资治,就是以史为鉴,为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提供决策借鉴。
教化,就是为教育后人、传播文化提供资料。
总的讲,方志是集存历史资料的工具书。
编修会展志,其意义仍然是存史、资治和教化。
编修会展志的基本方法
本人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2006年两度参与编修湖北省方志的建材工业(经出版的文字篇幅超过80万字),对编纂方法可作经验之谈。
针对会展志的编纂,我的建议建如下:
一是,以发展史的视角全面收集会展业的历史资料,尤其要收集反映行业发展关键要素的重要史料。
会展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一般指政府政策、场馆设施、从业机构、会展项目等。
编辑会展业大事记,是梳理历史资料的有效方法。大事记的编修应先于会展志的撰写。
二是,按会展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编排历史资料。这种编排既要体现在志书篇目的设计上,也要贯穿于书稿的写作中。
三是,以方志特有的写法编修会展志。坚持述而不作,即采用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中性客观地记述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在写作上,切忌将会展志写成工作总结、新闻报道或单位介绍,切忌罗列概念、空泛议论和报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