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庆:提升国际竞争力,开拓人生大视野
2012-05-08 11:57 作者: 来源:新东方网 字号:T|T
大家好,首先做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读大学是共和国恢复高考第一批,在美国住了11年,6年前回到中国,现在我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因为我在美国把孩子养大,所以我那些朋友经常找我咨询,他的孩子要干什么。大概十年以前,因为当时我女儿上大学,我写了一本书叫《成长的1+1》,就是我们回忆她在美国从小的成长,从一个父亲怎么看他的成长,从一个孩子怎么看他的成长。
王伯庆 麦克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关于国际交流,我的观点就是一个人不出去看和出去看差别很大,我们通常讲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你到外面去看到这么多老外,你也就长见识了。我的建议是真正想了解不同的文化,你需要深入到那个国家去了解,而且你深入的层次越高,对以后你的成长影响越大。
我下面讲的东西是一些本科生留学趋势分析。大家可以知道这些孩子做什么打算,这是“211”大学连续几年来毕业生出国的比例,大家可以看出来其中的留学趋势,现在看一下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本科出去留学的目的大多数是读博士,这些本科毕业以后学什么专业?排第一位的是工商管理学。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国家?美国、加拿大首选,其次是英国,这是出国。香港是特别的,这些人选择出国的理由是什么,有一个是移民。选择到美国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质量好,去美国的人中间85%是因为留学质量好才去的,所以这些是基于大调查的数据,非常重要。
这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出去留学的人,这是留学理由的变化,大家看一下,在2004年是主要是了解他国文化,到了2010年是为了增强职业竞争力,排第一位的理由发生了变化。这是资金的来源,相当一部分是靠国外的资助。从回国意愿来看,基本上多数人不会马上回来,留学这些人的家庭背景,选择出国这些人的家庭背景,一般来说父母是大学生或者是研究生毕业。留学中原来学的本科专业主要是学语言的比较多。
看一下对高中生的分析,我们这些年调查了高中生为什么要留学,他们出国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读本科,有的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出国了。大家看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出去的比例,高中生计划出去读的本科专业是什么?学农的没有,学经济学比较多。家长或者孩子为什么出国,看得出来,首选的国家美国占50%。我觉得这个是对的,如果我有孩子我就选择去美国,然后是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反正我要让孩子看到不同的东西,因为国际化的人才必须要有多样化的思路。我的孩子在美国长大,但是他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就业。他们学校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职业,两个四分之一去做义工,还有一些人继续读书。他就选择到法国、到中国,他就是为了长见识,现在终于回到了美国。如果我们把北美地区加上美国,达到65%。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国家?理由是什么?出国的来源主要是家庭支撑,我再说一下,到美国读私立大学,一般都会资助你学费的一部分,其实你并不需要付太多的钱,但是到国立大学去相当于是国际的学生,资助的特别少。高中生留学的信息渠道,主要是靠留学的中介系统,留学的意愿只有33%,真正的留学只有15%,不确定的占52%。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下我对留学的看法。我的基本的建议是最好不要高中就出国。当然,去美国读高中有一个好处,他可以利用那一段生活的经历,了解美国的高中的文化,让自己的阅读快速过关,并且准备一下自己的SAT,跟美国的课程老师搞好关系,就算以后回到国内,申请大学的时候,这个美国的老师可以给他写一个好的推荐信。我推荐一定要出去读大学,我不推荐读本科以后再读研究生,因为我认为那样太浪费时间了。我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的差距,而且那种教学方式完全不一样,如果在选择本科学院的时候,作为外国留学生首先选择招生规模特别小的学校,他会安排一个人,这个人很熟悉,可以帮你打开渠道。如果去到美国公立大学,那里边什么人都有,对你的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去到精英大学,竞争非常大,对孩子的关注力比较小,只是听起来比较好,但是不适合不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我建议就是去小的学校,而且不是公立大学,所以我一般做建议的时候推荐孩子去小的学校,一个原因是学费有补助。记住这一点,最后再告诉大家。在美国有一句话,你进什么样的本科就决定了你今后是什么样的阶级,进什么样的研究生院只是决定了你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就是进入了本科,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我们只是看你的本科出身。所以,其实本科的出身现在在美国和中国都特别重要,最近的美国的顶尖公司招美国的本地毕业生的时候,还要看你的SAT的成绩,进本科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学校。
因为我在美国读书和工作了16年,实际上我是一个人在这边工作,还不断地回去,孩子、太太都在那边,所以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大家有机会,可以到网上去看一下,专门讲美国申请大学的一些要考虑的一些方面,这些都有,我想新东方在这方面更专业一些。我只是从个人的角度理解,今天来谈这些问题。
谢谢大家听我的讲座!(王伯庆 麦克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