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02 Created with Sketch.

会议策划人如何应对碎片化时代

    "碎片化"是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小众化、细分化。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会议市场各方需求日趋小众化的发展趋势,关注新时期参会群体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而策划和组织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议及活动。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历史使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入到了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我们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八零后、九零后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主体,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已经崛起,整齐划一的消费时代结束了,碎片化和小众化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碎片化时代,我们会议策划人怎么办?

    一个协会的负责人跟我说,过去组织一个会议很容易,发一个文件就有很多人参加,只要吃好了、住好了、玩好了,一切都OK。可如今不行了,无论你多么用心,总有人不满意。某企业市场部的负责人抱怨说,前些年搞奖励旅游,花钱不多,"新马泰"玩一趟都挺高兴,而去年人均花费高出了50%,还有些人觉得没劲。看来,市场确实是变了。

    策划和组织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通过CMIC平台满足不同人群的参会需求,是我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从第一届的三四项活动到第六届的近三十项活动,参会代表总量不断增多情况下,参会需求小众化的趋势表现得十分明显。第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 2014)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2000人,我们把参会者分为3大项、17个分项、39个子项,每一个子项的参会需求都有一定的差异。会议组织机构与会奖公司的分类最复杂,子项将近20个。初步预计,CMIC 2014会议及活动的数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项之多。前些年看到美国一个协会年会有200多项会议及活动,还不是很理解,现在看来,几年后CMIC做到100项活动也很正常。

    研究参会者及其需求,并设法加以满足,是会议策划人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永恒的工作内容。先不说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企业举办会议的差异性,就会议策划与组织的共性特征分析,面对日趋碎片化的参会需求,会议策划人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细分参会群体,确定参会诉求。我们要清楚,一个简单方案应对所有参会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细分参会群体,研究并确定他们的共性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是会议策划之前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对于一个行业或专业会议来说,参会群体细分的角度主要包括:

   _*产业链或生态链角色因素

   _*人类学因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

   _*职务因素

   _*影响会议成功举行的要素排序

   _*经济贡献度因素

   _*区域来源因素

    2、整合相关资源,努力满足各方需求。会议策划从本质上说,就是整合相关资源要素,满足各方需求,努力实现共赢。碎片化的参会需求,需要碎片化的资源及相应的组合方式才能加以满足。策划人手中的资源类型主要有:

   _*会议价值6要素:学习、社交、观点分享、讨论、业务、激励

   _*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会议、展览、培训、洽谈以及各种活动形态

   _*丰富而具现实意义的内容:主题、议题、讨论题目、演讲人、主持人、观点分享者等

   _*新媒体、新技术、新设备精彩呈现

   _*会议产业链与会议目的地资源的掌握及应用

  (王青道)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请猛戳按钮留下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合作!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咨询热线 申请试用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