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会议CEO 万涛
我今天带给大家的题目是科技创新Events体验,我们的体验更多是有技术驱动的,我们理解的Events,Events里面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些问题的?我们31是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二部分,我用比较快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我们的解决思路。
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就是一个公司怎么样去获取用户,去赚钱。第二个问题是你的价值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交互的?需要由你的业务流程来完成。第三个问题是用户会不会回头?是由你的服务来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对所有的行业都会有冲击,就是你不去顺应这个变化,它就会来改变你。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命题里面你不断地要去提高你的效率、降低你的成本,同时你还需要给你的客户有不同的体验。而且用过你的一次服务之后,他下一次还会来找你。
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性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会被计算机所取代,这种技术活,这种基础的工作、标准化的工作被技术取代之后,其实大家还在拼,我们怎么样迅速地能够率先采用这样的技术。大家知道计算机的传输速度,光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而且它在不断地进化,如果大家对贾主编的PPT有印象的话,从我们的蒸汽机到内燃机到计算机这个进步就是几百年完成的,而这种科技进步的加速让人有点感到后背发冷。这种标准化的程序工作需要越来越多地计算机来取代。大家还看到亚马逊的自动仓库,不仅是脑子劳动,体力劳动也正在被机器人所取代,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最核心的角度来讲,为什么我们会在效率和体验方面花最大的力气,会场预定很热,我们更多地从大会,比较大的活动的流程的IT化来讲,从全球的经验来讲这是最容易切入的一个点。但我认为整个行业的IT化效率提升是刚刚开始,我们也刚刚开始。刚刚结束的PMCA2016年的大会,整个大会只有开幕式,另外参会的服务主要是靠APPs,这是很基本的,在我们今天中国很多大会IT化还没有完成,我们在整个行业的自动化是非常非常低的,意味着有大量的空间,是要我和我们的同行去改善的。大家看到在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我们的客户可以或者是愿意为他更好的体验支付更多。大家知道不断地有人给你讲消费在升级,消费升级存在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我们要买更好的商品,第二方面我们需要更好的服务。
我们在做服务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服务业,大家其实希望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我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两个,服务的创新和封装是可以提高我们的客户满意度,怎么来封装?有很多大的MICE公司做全国性的布局,还有很多人做开放的集中化的平台,还有做全产业链的,无论哪种形式都有非常大的挑战,但是你不重视服务体验和服务创新的公司,在未来的市场上一定是非常危险的。这是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我认为我们的效率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需要来不断地提升,因为从用户给你的压力来讲,包括你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压力都很大。第二个就是我们要体验,体验保证我们有回头的客人,从我们31来讲,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是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会议及活动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解决会议组织效率和用户体验问题。
我们核心产品是围绕活动管理的美加,这里面除了一般性管活动的事务流程之外,我们还帮我们的客户有数据管理的工具,还有互动的工具,还有营销管理的工具。
未来我们产品的发展其实也有一些规划,最多地我们会基于这些场景做很多的适应,整个过程里面我们从报名邀约、电子签到、现场的互动到打赏,这些方案我们都提供,有很多的案例,大家知道最有名的案例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是我们做的,在2014年10月份在乌镇,除了这个级别的,我们还有很多。
我们的大会里面有非常多的模板和配置帮助你实现不同的流程,我们的电子签到目前来讲,我们可能是应用这个电子产品,我们比较自信一点,确实是用得最多的。互动的工具如果大家昨天在分会场可以看到,我们互动有很多场景,包括聊天、投票、抢礼、精彩、打赏、红包都可以做。3D的我们用子公司的LOGO、或者是其他的吉祥物都可以,像年会有砍价的模块,像经销商订货我们有完整的解决方案,票务里面我们有非常复杂的流程,折扣码、会员码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都支持。我们最近刚刚在开会期间又更新了一个功能,我们增加了直播功能,一些小活动的直播现在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了。我们最终归结到声音来讲是能够帮助到大家,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成本,如果做不到这任何的一点,我觉得你用我的系统没有理由,这是31会议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是最懂Events的科技公司,因为Events的含义更广一点,我们也非常开放、也非常创新,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31整个定义就是科技的后花园、技术的后方,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效率和体验做到极致。
本文转自《商旅专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