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02 Created with Sketch.
热门标签

会展中的Accessibility:超越物理空间的三层可达性

在会展领域,有一个词很常见,但是如何翻译,却是一个问题。这个词是Accessibility,翻译为中文是可到达性、可进入性、可及性。在会展领域一般理解为空间的可到达性。

然而,随着理解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可到达性的理解不断加深。本文深入探讨Accessibility在会展领域的应用,突破以往传统仅从物理角度对Accessibility可及性的认知局限,全面阐述其在物理、生理(视觉、听觉)以及认知层面(即会展如何借助创新手段促进知识传播,揭示会展在提升社会包容性与知识共享方面的潜力),形成"物理-感知-认知"三位一体的包容性体系,为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拓展提供实践参考。


空间层面:传统会展中的物理可及性

——打破空间壁垒:从门槛到无界

如果说,当你看到或听到:要考察一个会展活动的的Accessibility或一个会展城市(含会议中心)的Accessibility的时候,一般聚焦于对这个会展城市、场地、活动的物理可进入性的考察。对城市而言,就是交通航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便捷性。对会展中心/酒店而言,除了周边交通之外,还包括如轮椅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场馆的物理可及性是基础层面的Accessibility体现。从场馆入口开始,平缓的坡道设计取代过高的台阶,确保轮椅、婴儿车等能够顺利通行。入口宽度需符合无障碍标准,避免狭窄通道造成通行阻碍。内部通道同样要保持足够宽度,便于人员疏散与特殊设备移动。

辅助设施配备:在会展场馆内,无障碍卫生间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内部空间宽敞,配备扶手、低位洗手池等,满足特殊人群的生理需求。同时,休息区域设置也应考虑周全,提供高度适宜的座椅,方便身体不便者随时休息。此外,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也是物理可及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字体、高对比度颜色以及盲文标识,为视障人群提供行动指引。


生理层面:视觉与听觉可及性

——重构感知维度:多感官对话

随着社会道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多元群体需求的关注加深以及知识传播重要性的凸显,会展中的Accessibility内涵在不断拓展。已经从物理动线层面扩展到人的视听体验和感受层面。比如:

为视障人群提供的服务:对于视障人士,会展可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展品。通过特殊设计,将原本仅靠视觉呈现的展品转化为可触摸感知的形式,如立体模型、带有纹理标识的展板等。同时,配备专业的导盲志愿者,他们不仅能引导视障人士安全参观会展,还能用生动语言描述展品细节、展览布局等信息,弥补视觉缺失。此外,利用智能技术,开发语音导览APP,通过定位技术自动推送展品介绍音频,方便视障人士自主参观。

满足听障人群的需求: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是会展听觉可及性的基本要求。在重要演讲、讲解环节,手语翻译人员应全程同步翻译,确保听障人群能够理解内容。同时,会展展示中的视频、音频资料应添加字幕,并且字幕的字体、颜色、大小要易于识别。一些先进的会展还采用可视化的声音提示系统,如灯光闪烁、震动提示等,让听障人士能感知到重要声音信号,如紧急警报、演讲开始等。


认知层面:理论与知识的普及传播

——知识平权实践:从殿堂到公共场域

最后,理解并实践多维度的Accessibility,不仅关乎特殊群体的参与权益,更影响着会展在知识传播与思想交流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科学成就必须依赖一个群体内部的认可,如果只有一个人承认而其他人不承认的东西,也终究不属于科学。因此,科学除了要追寻真理,还必须保证这种真理对于大家是可及的(accessible),否则我们没有现实的理由来接受这种所谓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真理。科学院、学术机构的建立、学术交流中的同行评议机制,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这种可及性(accessibility)——注:这段话改编自《从惊奇开始》一书。


那么,在会展活动里面,特别是在学术会议之中,所谓的可及性就是要确保知识的可及性:

同行评议与理论普及:以学术活动为例,通过同行评议机制(peer review ),新的学科理论能够在专家学者的严格审视下得到完善与认可。这一过程不仅保证了流程的科学性,也使其更易于被广泛理解与接受。例如,在专业学术会展中,研究人员通过论文宣讲、壁报展示等形式分享新理论,同行评议后提出改进建议,最终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参会者,促进学科知识的普及。

创新传播手段提升理论可及性:利用多媒体技术,会展可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在线直播、虚拟展厅等新兴技术也拓展了会展的传播范围,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员也能获取理论知识。此外,举办互动性强的研讨会、工作坊,鼓励参会者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升理论在不同层次人群中的可及性。


总结

这三个维度的革新,本质上是对"人"的重新发现——无论是乘坐轮椅的观展者、依靠触觉的视障人士,还是非专业背景的求知者,都在重构的会展场景中获得平等席位。这种包容性进化,终将推动会展从商业活动升华为文明对话的公共空间。未来,会展行业应进一步深化对Accessibility的认识与实践,不断创新服务与传播方式,使其在推动社会包容、学术进步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连接不同群体、传播知识与思想的重要平台 。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请猛戳按钮留下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合作!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咨询热线 申请试用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