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02 Created with Sketch.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无分别心一词来自佛法。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的分别心。佛典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说现象世界中的一切差别,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信心铭》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拣择就是无分别心,你我就是分别心,它的最大特征,是分彼此,经常在......,我所......”的思维上做反应。《金刚经》所说人相我相众生相,就是分别心。

   人一有分别心便纷然失心,动静来了,善恶来了,烦恼来了,喜欢和不喜欢也来了。一般人的仪式常常随着六尘的种种形态而起分别(六尘:色.....法),例如:这个人的长相丑陋我很讨厌;这个人的声音粗哑,我很厌恶;这个人的身体有味道,我很恶心;这个人干尽坏事,我很仇视;这个人的身体有惨障,我不喜欢;这个人的邪思邪念,我很反感。心有分别,就会生出好恶与烦恼

 大乘佛教认为,要得到彻底的解决,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们的分别心,这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祖告诉大家,平常心就道,平常心就是不起分别心,管你什么生死涅磐,善恶美丑,饥来吃饭困来眠,该笑就笑,该哭就哭,任运自在,自在任运,这就是平常心

   有分别心常常让人陷入痛苦和烦恼。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才会强迫孩子变成别人的孩子。许多人生活在分辨中,用财富作为幸福生活的标准,同人比较。有了看上不看下的失衡心态。

   分别心从何而来?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安,分别心来源于知识。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没有对错和善恶的标准,是社会和别人教会了我们这种标准,外在知识学得越多,分别心就会越大。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因此,禅宗否定一切分别意识,不容许意识分别来参与其中.

   解释起分别心这个概念很容易,但能否不起分别心则是另外一回事,它不属于知,而属于心态上的行动。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不可能不学习知识,知识和工具让我们适应这个社会,然而,人要不起分别心,就需要凭借人的本性来生活。所以,内修与外学同等重要,只有通透的了解自己,了解,分别心才会逐渐消失。除去分别心,人才能够为任何事情负责任,才能在负责任的那一刻体验到内心的自由。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每种创伤,都是种成熟。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你不要直不满人家,你应该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请猛戳按钮留下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合作!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咨询热线 申请试用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