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为期三天的国际学术盛会吸引了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全球顶尖高校负责人以及科技企业领军人物齐聚彩云之南。围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高等教育改革路径""跨国科研协作机制"等核心议题,与会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展开深度研讨,共商全球科技治理新范式。
峰会架构包含"1+10+N"多元活动矩阵,除开闭幕盛典外,特别设立生物医药创新、绿色能源转型等十大专题分论坛,配套科技项目路演、产学研对接等专项活动。通过构建"学术交流-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着力打造立足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科创枢纽。历经两届培育,该论坛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达沃斯"品牌。
数字化赋能方面,31会议通过智能会议管理系统为大会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创新采用"线上预审+现场核验"双通道机制,运用手持终端实现3秒极速身份认证,配合环保型PVC证件制作系统,将传统签到流程压缩至30秒内完成。特别设置的智能通行闸机系统,通过RFID无感识别技术实现嘉宾快速通行,既保障了2000余人次的高效入场,又确保了会议安保级别。
值得关注的是,峰会特设的"绿色科技成就展"通过沉浸式展陈,系统呈现云南省在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的48项突破性成果。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体系、跨境生态监测网络等创新实践引发国际专家热议。
本届峰会实现了"三个突破":首次建立中国-南亚科技合作备忘录签署机制,促成17项跨国技术转移协议;首次发布《科技创新绿色评价体系》行业标准;首次设立青年科学家创新基金。这些实质性成果标志着论坛已从学术交流平台升级为国际科技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