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王春雷 >旧文重读:会展人可以从《后浪》中学习什么?

旧文重读:会展人可以从《后浪》中学习什么?

2021/9/2 来源:原创 作者:王春雷 关键词:活动研究 会展人 后浪 Z时代 营销活动 会展专业



这是一篇旧文,今晚在听漫时传媒CEO朱磊先生的分享后(演讲题目为《传播思维在营销活动中的应用》),我又翻出来看了看,再联想到最近刚看完的《疯传》,获得不少新的感悟。


图片 1.png

 

 

疯传的六个原则:

产品或创意富含社交货币,有诱因,并能激发情绪,具有公开性和实用价值,然后融合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




朱总拥有多年的传媒行业工作经验,他在分享中提出,一场营销类活动的成败,基本是由其传播度所决定的。这也是他选择分享这个话题的原因。

话锋一转:去年的5月3日,由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和观察者网6家主流媒体联合B站发布的视频《后浪》刷爆了朋友圈。


 

《后浪》|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

 


关于《后浪》,网络上有很多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万般理解。不管怎样,我们需要有创新理念和担责精神的青年一代。
图片 2.png




作为会展和活动从业人员,我们可以从《后浪》的成功中学习什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初步的分析:

1、树立价值观意识

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具体的项目都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没有价值观和态度的品牌不是负责任的品牌,也不会是一个好品牌。

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你看到的不是真相,只是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价值观特别是去政治化和去商业化的价值观,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后浪》的价值观很鲜明:站在上一代人的视角,来鼓励、赞美年轻一代。因为年轻人,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这种价值观的倡导一定会直击目标受众的内心:

图片 3.png 

 

同样,中国会展业要有行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和项目的价值观,这样,产业才能有精神,企业才能吸引人才、留住员工和打动客户。


图片 4.png

 

图1  会展和活动从业人员的核心价值

 


2、提升项目的意义感

很多会展和活动项目在运营中缺乏意义感,要么给人的感觉是low,要么浪费了很好的题材。

2017年,IMEX推出了“有使命感/有意义的的活动”(Purposeful Meetings),在国际会展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注:根据IMEX发布的研究报告,Purposeful Meetings5个部分构成,即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会议和活动设计meeting and event design, 企业社会责任和活动遗产(CSR and legacy健康与幸福(health and well-being以及技术(technology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会展和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及活动营销者都应该致力于变得更加有意义。



图片 4.png 




即使是最具创意的想法,如果不能与目标受众产生共鸣或与活动的目标保持一致,也会导致失败。之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提到了Diller等人(2005)总结的15类最基本的能创造意义的感觉:

1)成就(Accomplishment),包括达成目标、满足感等;

2)美好(Beauty),即对感受或精神的愉悦之感;

3)社区(Community),指一种与他人在一起或建立连接的感觉;

4)创造性(Creation),即感觉创造出新的事物,直至产生持续的贡献;

5)责任(Duty)

6)启发(Enlightenment)


7)自由(Freedom)



8)和谐(Harmony)

9)正义(Justice)

10)协同(Oneness)

11)救赎(Redemption)

12)安全(Security)

13)真实(Truth)

14)验证(Validation),指对自身价值和值得他人尊敬的识别

15)惊喜(Wonder)

在设计会展活动的“意义”特别是有意义的时刻时,策划人或团队可以逐条思考是否可以在上述哪个方面实现突破。

设计活动中有意义的时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后浪》这次能成功借势,其实是因为抓住了“意义“,其中至少有美好、社区、启发、协同和验证等情感体验。

3、关注代际变化的影响

我曾经在多篇推文中提及会展行业遇到的代际变化问题,但引起的共鸣不如预期的多,或许目前的中国会展界“实权”和“话语权”还掌握在老一辈手中。

然而,后喻时代(指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的某种条件下,晚辈或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给先辈或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正在加速到来,在我们的客户(特别是千禧一代marketing manager)和员工中,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人群。

图片 5.png


图片 6.png

在后喻时代,年轻人最反感的是高高在上和显示权威,这其实对会展企业和活动公司的经营与项目管理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既要把好关,又要不设限,既要把事情做好,又要好玩有个性。


图片 7.png

 



4、舍得在内容生产上投入

关于内容与会展的关系,活动研究推送过不少文章。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期,会展组织者的主要竞争对手除了同类项目的主办方,更大的威胁来自数字化营销公司,因此,优秀的会展公司应该是“数据驱动,内容营销,技术赋能”的

内容产业、平台思维与会展业

再谈内容产业与会展业

B2B内容营销的发展及其对会展行业的启示

会展公司如何用内容来创收?

然而,据我的观察,在现实中,舍得在原创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投入人力、物力的国内主办方比例并不高。对于会展项目,内容的生产,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成立研发团队或UGC、PGC等。

《后浪》得以疯传,和态度鲜明且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文案是分不开的。我相信,B站在的文案上花了不少价钱。虽然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台词中的所有表达及表达方式,例如,“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但从视频所要倡导的价值观来讲,文案是成功的。即使引起很大的争议。其实,越有争议,就越有话题。

图片 8.png 

 



《后浪》背后的团队是上海胜加(SGAD),自称是广告界的故事大王,代表作有银联《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华为《悟空》、雷克萨斯《说不出来的故事》、QQ《时光密码》等。

5、按影响力法则思维去整合资源

特殊活动的传统定义是:在发起人或组织者的常规计划之外,在参与者的日常工作/生活之外,能满足组织者的 特殊目的 并带给参与者特殊体验的聚集(王春雷,2017)。

但我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活动是一种影响力工具,其灵魂在于对特定时空下仪式的设计,即通过面对面的互动、联结和在场的参与、体验,让参与者产生新的情感能量,其运作要求是创造和传递意义

既然是一种影响力工具,就符合西奥迪尼所提出的6个影响力法则。

图片 9.png 




《后浪》得以成功,除了前面提到的意义、借势、有冲击力的混剪视频和有感染力的文案,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老师及6大主流媒体所带来的“权威”效应、人们转发时所产生的“承诺和一致”及“社会认同”效应、B站本身所具有的“喜好”效应都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从影响力工具的角度出发,会展活动项目的策划人要善于运用影响力法则思维去整合资源,包括人、财、物和政治、文化、事件等环境。

在3月初,也是新冠疫情防控最艰难的阶段,由上海一家自媒体平台发起,多处商圈同时启动,面向坚持奋战在岗位上的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从业人员推出了“无人值守爱心站”温暖公益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人们纷纷加入和转发,主要是出于“承诺和一致”以及“社会认同”。

图片 10.png



然而,即便如此,主办方仍要注意不同的评论和声音:

图片 11.png 



 


6、在营销推广中做好“情绪”管理

2013年,Libert & Tynski基于两个图片分享网站imgur.com和Reddit的置顶图片,研究了消费者对图片的情感反应,然后标注在Robert Plutchik的情绪三维模式图上。

结果表明,被分享最多的内容给人们带来的情绪排在前4位的是“愉悦、信任、期待和惊喜”。


图片 12.png


图2  病毒式营销中的情绪(Libert & Tynski, 2013)

上述发现与《后浪》视频中所传达的“信任”和“期待”等情绪是一致的。

在对会展活动项目进行营销推广时,策划人或市场团队需要明确每一条新闻、每一篇推文、每一个视频等内容所要传达的情绪,这样才能引起更大的共鸣,进而在互联网上产生“buzz”效应。

就瞎掰到这里,文章已经很长,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去年是借机祝贺大小朋友青年节快乐!今天再旧文重发,作为对朱磊先生演讲的回应,并借机再次欢迎全国各地新加入会展大家庭的小萌新。

下面这张图倒是可以继续留着:

图片 13.png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都还青春年少。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在线展览术语大盘点 下一篇:在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会展行业?——写给会展专业大一新生的几句话
专栏作者

王春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院长,长三角会展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目的地营销、会展经济、活动管理与社会发展。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荷兰INholland大学访问学者,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JCET)编委,“活动研究”公众号创办人。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