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尊敬的用户,为给您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官网登录入口已做调整,请您登录系统前,先清除浏览器缓存,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杨正 >会展中的“裂变”与“聚变”现象

会展中的“裂变”与“聚变”现象

2019/3/13 来源:原创 作者:杨正 关键词:会展 会议 会展的裂变 会展的聚变

裂变与聚变是高中原子物理中重要的两个概念,想必大家都很熟。


写到这儿,我就想起了高中物理老师所说的“轻核聚变”、“重核裂变”,想起他老人家拉长脖子,抑扬顿挫的模样,至今记忆犹新。


轻核聚变,是指两个或多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


重核裂变,是指质量较大的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过程。


在会展活动之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很显然,无论是裂变还是聚变,在会展中非常普遍。


会展的裂变是指一个大的会议和展览,随着规模变大,之后细分出很多细分的展览和细分的分会场。


会展的聚变是指一些垂直行业相似或者学科领域相似的会议,每年同期举办,优势互补,做大规模,发挥协同效应的做法。


01 为什么会有裂变?


因为本质上是专业分工带来的,学科越来越细分,专业越来越深入,术业有专攻。医学领域都有近百个细分领域,而且还会越来越细。人工智能领域有上万个知识点,因此即便是开一个人工智能大会,可能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也听不懂他人在说什么。


摩尔定律加速了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人的精力和专注力是有限的,只能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


有了裂变存在,不要指望一个创新的技术理念在初期就能有上千人的听众。最核心的技术进展,也许全球只有几十上百个人听得懂,说得明白。


02 为什么会有聚变?


因为专业是对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专业性,一个人不能所有的事情,所以需要协作,需要沟通,因此裂变并没有阻止聚变。


其二,会议和展览需要多样性,统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人,同一技术不同应用行业,同一理念不同的实践,不同的方法做同一个行业,都需要交换,如果没有行业会议,爱因斯坦怎么可能创造出相对论?能够独自顿悟出万有引力,那也是被苹果砸出来的,且牛顿是极少数的。


所以,我们看到以往,有些会议越来越细分,人越来越少,话题越来越干巴巴,这就有了合并的趋势,也就是一个产业的不同技术领域,一个技术不同应用行业的会议会集聚起来开,甚至科技和艺术类的会议,文化和商业的会议也有了交集,TED的三个字就是科技,娱乐和设计的组合。只有差异化的碰撞才能带来创新——这就是著名的美第奇效应。


其三,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即便是老板,国家主席,参加行业会议的展览的数量是有限的,更不用说中层和基层,机会不多。这就要求,出一次差,能够达到很多目的。


03 什么时候聚变?什么时候裂变?


一开始就是大杂烩,大而全的会议,在规模基本停滞的时候,就要考虑裂变,也就是开设新的话题,分会场,引入跨界的交流。


同样展览不可能无限扩大的,在增长乏力,甚至见顶的时候,就必须裂变,做细分,做精准占领。否则泛泛而谈的胡椒面,不聚焦,这就是克莱舍基所说的过滤失败。展会也就失去了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因为潮流和核心技术和思想往往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的。


如果一开始就是极少数人在玩的一个社群、一个技术社区、一个很前沿的展会,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大的平台,借船出海,借壳上市,迅速做大规模和影响力。具体策略是合作办会,在一个大的会议期间举办一些小型的卫星会,英语中有一个in conjunction with,就是同期举办的意思。美国上万人的历史和文科大会就是由聚变产生的,各个学会组团结对过来。但是我们是文人相轻,互不买账,各自为政,限制了规模。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了享誉全球的创新的扩散的模型,在这里非常适合裂变和聚变。看清了这个图,我们不难分析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策略。无论是聚变还是裂变,都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是“点”还是“面”的突破,看领导人的取舍。


杨老师1.jpg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因为企业容忍多样性,但是城市是鼓励多样性,所以城市的规模比企业大千万倍。太大就是规模不效应,诺奖得主科斯已经系统研究过这个现象,一个是内生内耗,一个是外生包容的,企业必须控制一定的熵值。


展会和会议也有熵,即秩序的现象,时分时合,合旧分新,合新为旧,创新无止境,行业无止境,没有永远的夕阳产业,只有不远接受新事物的机构和个人。


最近,德国和美国有几个传统大展关门歇业,令人一声叹息,就是没有做好裂变式创新。


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需要我们的支持,请猛戳按钮留下您的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
我有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们离“展会2.0模式”还有多远? 下一篇:张凡 | 新趋势反映会议业的动能增强
专栏作者

杨正

湖北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CE行业人士。现任31会议研究院执行院长、31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行业专家,负责会展数字化研究、规划、设计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会议圈”(meetingnet) 公众号媒体主。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请致电我们!

400-690-3131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