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02 Created with Sketch.

再议美国会展业发展模式

活动研究微信号发表了王春雷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再议美国会展业发展模式

本文探讨了美国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作者王春雷通过个人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WU)的访学经历和后续对美国会展业的观察,总结了美国会展业的几个显著特点,并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做法。

1.png

首先,作者指出,美国会展业将“event”作为大伞,涵盖了会议、展览、公司活动等多个领域,强调了会展行业的团结性。美国的城市通常设有会议与观光局(CVB),将城市打造成综合性目的地,这体现了美国在城市层面对大会展的重视。

其次,美国会展业中,产业协会办展与独立组展商办展相得益彰。2005年,约68%的展览会由协会主办,这表明了协会在办展方面的主导地位。同时,独立组展公司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IAEE和SISO的会员主体。

第三,美国会展业的各个领域的协会细分且专业,如PCMA侧重商务活动,ISES关注特殊活动。这些协会既相互协同,又有各自的定位,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第四,美国会展业行业管理高度自律,政府、行业协会、主办企业、场馆、服务商、专业媒体和院校等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例如,CIC推出的APEX、CMP认证和行业专业术语等项目,促进了行业的标准化。

第五,美国会展业积极打造媒体生态系统,大部分协会和独立公司基于所建设的媒体生态系统来举办贸易展览会和商业会议。例如,Penton公司的模式与此一致。

第六,美国会展业极力推进各类新技术的应用。PCMA等行业协会的年会设有专门的技术展区,展示了新技术在会展业的应用。

第七,美国会展业并购频繁,有专门的公司如AMR、JEGI从事媒体、会展活动、技术等方面的投融资和咨询服务业务。

第八,美国会展业的从业人员认证培训规范,由行业协会推出,基于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在业界受到广泛认可。例如,CIC等机构的信息虽然不是最新的,但提供了行业标准。

作者强调,虽然美国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但中国会展业也有其独特性,需要结合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美国会展业的特点和经验,如协会办展、行业自律、媒体生态系统建设、新技术应用、并购活动以及从业人员认证培训等,都为中国会展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会展业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请猛戳按钮留下需求,我们会安排资深顾问与您联系洽谈合作!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本网站标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咨询热线 申请试用
欢迎申请试用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要尽早得到回复或随时发起沟通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客服:31小蜜蜂

关注客服:31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