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在会展人读书会线上分享会上,陈安萍、杨正两位书友分别分享了《去规模化:小经济的大机会》和《刷新》两本书,内容很精彩。
昨天一天的IEMS Open Day,几位业界嘉宾的分享特别是关于创新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也让我受益良多。
这两天的思考让我觉得有必要重读《新经济新规则》一书📖。里面谈到的策略,对我们理解下一个阶段会展经济的增长和会展企业创新发展很有启发。如果说六年前一些想法还有点早,时至今天正当时。
2014年,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人、有“数字文化代言人”之美誉的凯文·凯利(KK),在北京的一场演讲中,介绍了他眼中的“新经济的12条法则”。
凯文·凯利说,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它把所有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互联网不仅是互相之间敲打键盘,更是一种沟通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存氛围。新经济,将改变未来全球格局。
KK说,新经济,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芯片无处不在。今后,连鞋子里面也有智能芯片。所有的东西跟所有的东西联结在一起(CONNECTING EVERYTHIGN TO EVERYTHING),这是新经济的基础。
“九五年时我说,计算机时代结束了。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从冰箱那么大的计算机,变成最小的,再到衣服上的芯片。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穿戴它,网络与我们关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不只是人们互相之间敲字(THE NET IS MORE THAN JUST PEOPLE TYPING ATEACH OTHER),而更是沟通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存氛围。它不仅是价值的存储(STROARGE OF VALUE),更是沟通(COMMUNICATION)。”
在《新经济新规则》一书中,KK提到了新经济的三个特点:全球化;注重无形的事物,如观点、信息、关系等;紧密地互相联结。
在KK看来,新经济要遵循12条法则(注:在《新经济新规则》里他提出十种策略)
▌一是联系法则(LAW OF CONNECTION)。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通过芯片连接在一起,形成比个体更聪明的集体智慧,共享信息和功能效率;
▌二是充裕法则(LAW OF PLENITUDE)。
数量越多,价值越高。让更多的人享受互联网的好处,互联网的好处就越明显。不再依赖“物以稀为贵”的想法。这里,他又举了传真机和电子邮件的例子;
▌三是指数价值法则(LAW OF EXPONENTIAL VALUE)。
成功是非线性的,如果网络中节点的数量以算术级速度增长,网络的价值就以指数级速度增长;
▌四是引爆法则(👉👉👉 LAW OF TIPPING POINTS)。
意义大于动力。事物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就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占据统治地位。他举例说,荷花是慢慢生长的,然后忽然一夜间占满整个池塘;
▌五是回报递增法则(LAW OF INCREASING RETURNS)。
在网络经济中,成功是自我增强的,胜利连着胜利,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形成正反馈。当然,这也会形成垄断;
▌六是廉价法则(LAW OF INVERSE PRICING)。
这是一个“复制成为易事”的时代,可复制产品的成本,最终都会慢慢下降,形成无成本或零成本趋势,给创新公司以很大自由;
▌七是慷慨法则(LAW OF GENEROSITY)。
免费时代到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普遍存在而又免费的东西。公司使核心产品免费的同时,高价出售其他服务;
▌八是忠诚法则(LAW OF THE ALLEGIANCE)。
个人忠诚,从公司转向网络和网络平台。保持开放,你的公司的成功,一定要取决于别的公司的成功。形成良好的业务生态圈;
▌九是逆进法则(LAW OF DEVOLUTION)。
不断颠覆自己,不限制于已有的成功。要攀登更高的山,必须先走下已经爬上的山,经历暂时的业务下降和利润减少;
▌十是移位法则(LAW OF DISPLACEMENT)。
把注意力转向“获取信息”。新经济是基于信息的,信息最有价值。产品中含有的信息越多,价值就会越高;
▌十一是搅拌法则(LAW FO CHURN)。
不要让系统保持在平衡状态,那只是意味停滞和死亡。要寻找“失衡状态”中的“可持续性”;
▌十二是低效法则(LAW OF INEFFICIENCIES)。
不要总是在那里解决问题。人类不应做计算机做的事,不应一味做高效率和有规律的事。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不是效率,而更应是科学、发现、创新和想象力,它们往往是“低效率”的,但恰恰是价值所在。高效的,让低端的东西去做。这样,人就能解放出来。
KK说,新经济不是基于缺乏,而是基于充裕。新经济不是产品,而是联系,是关系。它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种R-TECHNOLOGIES,即关系性的科技。要让技术更像我们,更像人类。这样,就会从悲观到乐观,就会有长久的繁荣(THE LONG BOOM)。